QQ网名大全

求87版红楼梦里收录的歌曲!

《序曲》仅仅是一个干净的女声在唱:“啊——————”,悠扬婉转,好象心事重重却又无法开口,空灵苍凉的声音似在空谷里回荡,让人的心去到很遥远的地方……接着,琴箫合奏,轻轻的鼓点衬映,激烈处钹也来了,最后,又以凄清的琴声结尾,仿佛是戏落幕了,看戏的人为戏欢忧痛愁忘了时间,戏完了,细细的惆怅和失落却上了心头。
若说《序曲》暗示了《红楼》的悲剧色调,《引子》就是剧情简介了,“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乘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飘渺的音乐,清亮的女声,却只觉悲凉。最喜欢的是后一句,唱了“寂寥时”,一口气息似断非断,“试遣愚衷因此上”却连在了一起,说不出的缠绵之意。
《枉凝眉》唱的是宝黛之恋,曲子幽婉细腻是不消说的了,“一个是朗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暇,一个是镜中花,一个是水中月”,四个并列的比喻也不是平铺直叙地道来,一开始是小心翼翼地说,后来却多了心痛和凄烈,生怕你不信似的,转念一想,“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仿佛是低下了头,细细回想,一个“偏”字拖了好长,引出“遇着他”三个字的温柔低回。可是“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思来想去,还是不放心,肠中辗转,唱到“心事”就开始怀疑,“终虚化”带着无力的宿命感,是,再如何纠缠,也是终虚化。于是,想到自己的泪水,“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春流到夏,秋流到冬?”不是自怜,只是低语,呵情到深处人寂寞。
《红豆词》是我心爱的,隐隐的编钟、木鱼、琵琶、二胡和小提琴交替延续,竟浑然天成,男声的浑厚、女声的绵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吟唱相同的新愁旧恨。说起来,词里说的无非是些富贵闲愁,可是用情恳切,丝毫不觉肉酸。很喜欢电视剧里宝玉唱该词的情景,虽说那把苍凉的男声与粉妆玉砌的宝玉外形相差实在太远,但是那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用清唱唱将出来,在“尽”、“豆”、“完”、“楼”四字上的拖曳实在是动人心魂,呵春色如许美丽,为什么还有这么惆怅的心情呢?到了“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细细的音乐背景才渐渐响起,“忘不了新愁与旧愁”的“忘不了”语气急促起来,“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就有了哽咽之意,“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颤音)头,挨不明的更(颤音)漏呀!”这一个“呀”字真是把人的肠子打了好几个死结,转不完的心事哪。“”闼颇钦诓蛔〉那嗌揭隐,流不断的绿水幽幽,绿水幽幽,绿水幽幽(摇曳)……”高潮到了,声止情余。
《分骨肉》就更是杰作了。前半部分在冷静叙述:“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伴奏是大提琴和小提琴吧,凄清而不失优雅,所谓“哀而不伤”就是这样的吧。我好象看到了清醒而热肠的探春跪在爹娘面前,低低说道:“女儿这一去怕是三年五载才得回来了,请老爷太太……保重。”一到“奴去也,莫牵连,奴去也,莫牵连……啊……奴去也,莫牵连。”女声和伴奏都忽然激烈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反复回旋,就构成了高潮。像是即将等船弃岸的她实在忍不住,想奔了回去再看一眼,可是又不能,大粒的泪止也止不住的滚将下来,于是撕心裂肺地叫了声“我去了!”叫了两遍,又平静下来,最后再看看故土家人,转身进舱了。在第三遍哀哀的“莫牵连”声中,金碧辉煌的船远了,远了……
《葬花吟》中,我比较喜欢那一段女声领唱,旋律很简单,声线清亮,说不出的凄艳。到多人合唱:“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一叵净土掩风流……”雄浑悲烈,声高遏云。总是替颦儿心酸,可是,人是有命运的,为不圆满的爱而死去,对她来说,应该算是比较好的收梢了吧?
还有《帕题三绝》,“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蛟绡劳解赠,教人蔫得不伤悲?”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拉长了好几拍,伴着古琴的柔和旋律,叫人看见了绞着手绢咬着嘴唇的林妹妹,正在风里呆呆地想心事呢。另外两绝也是同样的唱法,一个个字唱出来,都是一颗颗圆润的珠子,好不晶莹活泼。
《秋窗风雨夕》是旋律比较复杂华丽的一首。以两句诗为一个小节,如“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第一句舒缓,第二句第六字达到最高音,而后袅袅下降,第三句节奏仍紧,末句却像自问,越来越缓。三次回环,丝丝入扣。
佚名
2024-06-06 22:53:2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