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急寻五行于五常典故!!!!好的加50分!

大宋,江西余兆县兄弟二人在朝为官,官至二品,显赫一时。兄乃翰林院大学士沈仲仁,弟为户部督使沈仲义。先人过世,留下万贯家业,为争家产,兄弟二人反目成仇,争讼于知府衙门,历六年之久,经三任知事,未果。无奈,现任知事求教于余兆县已离任赋闲的知事余宗宪,余沉思有顷,遂提笔疾书,一气呵成一文,让知事贴于知府衙门前影壁之上,书云:

  鹁鸪呼雏,乌鸦反哺,仁也;

  鹿得草而鸣其群,蜂见花而集其众,义也;

  羊羔跪乳,马不欺母,礼也;

  蜘蛛结网以求食,蝼蚁塞穴而避水,智也;

  鸡非晓而不鸣,雁非社而不移,信也。

  禽兽而有五常,人为万物之灵,岂无一得?兄通万卷,全无教弟之才;弟掌六科,岂有伤兄之理?仲仁,仁而不仁!仲义,义而不义!过而能改,再思可也。又批一颂:

  兄弟同胞一母生 祖宗遗业何须争
  一番相见一番老 人生何时为弟兄

  弟兄二人阅之,惭愧万分,抱头相哭,结伴而回,不复争矣。

  这里讲的是五行和五行的起源,“水火木金土”五行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五行在**文化中这么重要?因为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都是“本乎数”,是天地自然之数理,所以五行之数也是数学的鼻祖。
  说到数理就必须再谈《易经》。《易经》是研究天道的学问,其中的道理贯穿后世的一切学问,包括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易**用的说理工具就是数理逻辑体系,换句话说,《易经》依靠的就是数理以及数的变化。先后天之卦象都是从数理变化产生的,由理生出数,再由数生出相。自然界的万物都是具体的相(物相或事相),但相从何处而来?总不能凭空产生吧,相正是生于数。
  前面已经举了电脑的例证,文字处理、图像声音都是具体的电脑的相用,支持电脑产生相用的是数,是一系列由数字编排的控制程序,没有数也就没有了相用。但是控制数的是理,是宇宙间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正如电脑的操作系统是按照某种既定的程序设计的。另有一种计算机程序语言,它有自己的理,理生数,数生相。天地之道也是如此,天之道就是自然之理,通过天地之数,也就是自己的程序系统,控制着自然界的一切物相。《易经》研究的就是天地之数,要通过天地既定的符号系统,读出其中表达的程序与信息,这是研究易学的根本目的。
  清朝康熙年间,由康熙皇帝御纂、内阁大学士李光地总裁、四十九名翰林进士等参与的《周易折中》是我们今天研究《易经》的大全。当然这只是《周易》,周朝用的《易经》,夏用连山易,商用归藏易,都不同,这在下面讲五经的时候再详谈。
  《易经》之数来自河图、洛书,五行既是“本乎数”,自然也就离不开河图、洛书。河图、洛书在**传统学术思想中属于神秘**分,来源不十分清楚。很多学者怀疑是上一个冰河时期的东西,因为现在不用说创造,看也看不懂了。河图据说是出现于伏羲氏时代,伏羲氏姓风,号太昊,那个时候黄河里面出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以结绳记事的长短线搭配组合,画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使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后人就神话为黄河里出来一匹龙马,马背上背了一个图案,都是些圈圈点点,这个图案就叫做“河图”。
  大禹治水时期,因为工程量太大,技术手段有限不说,工程设计方案也是个大问题,大禹始终都为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而苦恼。有一天,洛水之中忽然游出一只大乌龟,龟背上的花纹圈圈点点,形成自然的图案,这个图案就叫“洛书”。大禹看到洛书,茅塞顿开,终于找到了治水的最佳方案,成功地治平了**的水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河图洛书的故事。
  河图、洛书有可能是古老的天文图,用简单的几组数来揭示天文之理。至于二者的区别,历来都认为,河图说的是先天之数,洛书说的是后天之数。《易经•系传》载:“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
  这是河图之数,其中单数为阳、为天,有五个(13579)合数是25;偶数为阴、为地,也有五个(246810)和数是三十。这就是天数五、地数五,天地之数五十有五。五组数皆由一阴一阳组成,分列五方,一生一成,奇偶数之差皆为五。此五即河图的中心五点,中而不偏,动而能和,为天地之中心。五组数就生出五行,每一行又分阴阳。从一至十,是十进制数理的根本,也是天地宇宙生成的本数。具体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出现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在方位上讲,是一六在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一为元精属水,为壬水;三为元性属木,为甲木;五为元气属土,为戊土;七为元神属火,为丙火;九为元情属金,为庚金。
  以上讲的是天数生出的阳五行,地数生出的阴五行与之相对,不过是二四六八十偶数而已,这就与我们命运讲座中的阴五行与阳五行联系起来了。
  河图既是先天之数,我们后天的一切数理,包括《易经》之数都是来自于河图,它是数的加减之元。**古代的算具有九种,都是根据河图之数理设计而成,我们熟悉的珠算只是其中之一。算盘上档一珠代表五,下档四珠各代表一,加法是满五加,也就是一下五去四,破五进十就要一去九进一;减法也是如此,破五要减就是一上四去五,退十减要补五,也就是一退一还九。看起来复杂,其实都是由生与成二个数的加减变化而来,简单之极。
  再说说洛书,古人认为,河图是先天,谈的多是天道之理;洛书是后天,说的多是地道之理。河图以天地化合生成五行分在四方,洛书则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而变为九宫,后天的一切变化都是由此而生出来的。九宫就是四方、四个角再加**,一共九个方位。具体到数就是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在中央”。
  洛书以五居于中,取1234 6789居于四周,其对角、纵横三数之和均为15,其中:一六生成水居于北和西北,二七生成火居于西和西南,四九生成金居于南和东南,三八生成木,居于东和东北,五居于中土,统乎四方。从对恃而言,一六之水生于四九之金,三八之木生二九之火,表明阳生于北,长于东,盛于南,消于西;阴生于西南,长于东南,极于东北,亏于西北。以日照强度(阳)来看,一为冬至,三为春分,九为夏至,七为秋分;以月球引力(阴)来看,二为朔,四为上弦,八为满月,六为下弦。
  在应用方面,古人主要运用河洛之数理于天文、历法、算术、堪舆(地质)等传统科技之中,由此形成了道家的数术之学,从丹道兵法、**卜星相,直到棋牌娱乐无所不及。黑白子的围棋就起源于河图,麻将当然是来自于洛书。围棋360子代表周天之数,棋盘上横竖各19条线,共361格,分“角边腹”九宫之位。
  象棋则运用《易经》之数理,所谓“局取诸乾,坤以为舆”。棋盘是八八六十四格,象征六十四卦,所以古称“八八象棋”。每方十六子应二八之数,而将士活动的范围则刚好是九宫格。**唐代的“八八象棋”盘,与今日的国际象棋盘几乎完全一样,也是黑白相间的六十四格。在甘肃永昌鸳鸯池文化遗址中就出土有这种六十四格图案,不过时间是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至于扑克牌更是我们**唐朝的专利,唐天文学家张遂(一行禅师)发明叶子牌,四门花色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花13张牌,**为91(1至13数字相加),正好与一季的天数相符;四季相加是364,再加以阴阳二个变数(大小王各占半点),整副牌的**是365,为一个自然年的天数。西洋人将叶子牌改为扑克,但改不了数理。西方人讨厌13这个数字,如果能改他们早就给改了。
佚名
2024-06-09 12:11: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