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明清道教对民间信仰有何影响

明清时期,道教正一、全真两大教派虽从停滞趋於衰落,但是道教的宗教观念及修持方术却渗入民间,以世俗化的形式与儒佛通俗说教、民间传统信仰混融为一,对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及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极为广泛的影响,对後期封建社会的稳定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首先,道教的多神崇拜在民众中影响最为深远。对神灵的信仰崇拜,自古以来便存在於民众生活中。人们对现实社会难以解决的各种问题,诸如旱涝歉收、战乱流离、天灾横祸、生老病死,以及追求福寿安宁、功名顺利、事业发达、婚姻幸福、多子多孙等等愿望,都寄托於有神灵佑助。因此民间祀神活动历来非常兴盛。无论是道教尊奉的天尊玉帝、神仙真人、太上老君、王母娘娘,以及日月星辰、山川土地、阴曹地府之神,或是外来的西方佛祖、南海菩萨、上帝帝、圣母等等,都被**老百姓当作能满足其世俗愿望的神灵,一律敬奉礼拜,祈祷祭祀。老百姓信奉的神灵有的来自佛教道教,而佛道二教为争取信徒,也不断从民间信仰中吸取新神,编入其神仙谱系,并再次推广於民间,明清时代,道教崇奉的关帝、玄帝、三官、 文昌帝 君、东岳大帝、吕祖、天妃 ( 妈祖 ) 、城隍神、王灵官等神灵最受民众崇祀,由官府或皇帝御敕修建的这些神庙道观遍布都府州县,香火旺盛。民间私建的龙王、**王、雷公、火神、山神、财神、土地爷爷、送子娘娘等大大小小的神司,能解决不同的问题。祈雨拜龙王,消灾奉关帝,治病祷**王,送葬请道士,想发财敬财神,求子嗣供娘娘,读书人拜文昌求功名如意,出海人拜妈祖保祐平安, 正月十五 奉天官赐福,腊月底祭灶王免过,城隍庙看抬神,东岳庙逛庙会。四时八节、五行八作,各有所奉神灵及仪式活动。於是道教的信仰便超出宗教的范围,而与普通民众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娱乐水**融,成为人们生活风俗的重要内容。
道教扶乩求仙的方术早在南宋已影响民间,到了明清时代,扶乩之风更加泛滥。从宫廷贵族到市井小民,武师道士以至文人士大夫,多有热衷其事者。读书人凭扶乩猜测试题,老百姓祈求乩仙降赐仙方治病,道士则假借扶乩降笔造作经书。明清时代许多新出道书都假托乩坛神授,一般多托吕祖、关帝、文昌降笔。其中有些道书讲述内丹**秘诀,而更多则是通俗的劝善书、功过格。当时社会上广为流行的劝善书,除南宋所出太上感应篇之外,明清陆续出现的则有关圣帝书觉世真经、 文昌帝 君阴骘文、吕祖功过格、文帝孝经、玉定金科等等。这些善书的内容,大多假托神道设教,以帮建**教化为宗旨,劝诱人们行善去恶。书中极力宣扬善恶报应思想,鼓吹天地间时时处处有鬼神监督司察世人行为,奖善罚恶。行善者加福添寿,多子多孙,灾消病减,祸患不侵,吉星临照。作恶者必降罚,夺其寿算,祸事临头,殃及子孙,死後入地狱受刑,魂神苦痛,来世沦为贫贱乃至畜类。劝善书中还将善恶报应分类定量,列成表格,供人们对照检查自身行为。而所列善恶,主要是以忠孝仁信、礼义廉耻等儒家**信条为标准。也有部分符合下层民众要求的道德观念,如劝人勿倚权势而辱善良、勿恃富豪而欺穷困,「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等等。由於劝善书文字通俗晓畅,容易被下层人民接受,在推行封建教化方面比艰深玄奥的佛道经典更能发挥效用,因此被统治者所看重,王公大臣、文人儒士都积极支持推广。例如太上感应篇在明代即有宫廷刊印版本,清初又诏令文臣翻译刊布,顺治皇帝亲自御制序言。明清儒士杨起元、李贽、高攀龙、冒起宗、惠栋、俞樾、姚学塽、于觉世、黄正元等数十人为之作序或注解,地方官绅士人捐资刊印散施者不计其其数。由於官绅道门积极宣传推广,各种劝善书充斥书肆,将神化的封建**深深印入广大民众的心灵。
道教的宗教观念、神仙传说、内丹修炼还渗入明清时期大量的通俗文学作品中。在明清流行的小说、戏曲、鼓词等俗文学中,很少不涉及神佛僧道的内容。水浒传开篇即假借洪太尉赴**山祈请张天师,放走妖魔,引出一百单八将故事。三国演义第一回讲张角黄巾**,引出刘关张桃园结义。书中对诸葛亮借东风、禳星斗的描述近似道教术士。**梅全书有十多回涉及道教,书中描写道士仙姑为豪门妇女治胎、禳灾度亡,对道场科仪的描述极为详尽,反映了明末社会生活的真实。红楼梦借一僧一道串连故事情节,好了歌及金陵十二钗歌曲的思想格调极近於全真道士的宣教词曲。聊斋志异多写孤仙故事,借鬼怪狐仙歌颂爱情自由,鞭挞邪恶势力。专以道女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如东游记、七真天仙宝传、绿野仙踪等书,以宣扬修炼内丹成仙为主题。明清小说中还颇有佛道斗法故事。西游记中孙猴子屡次战胜道士神仙。封神演义则讲元始天尊及道教诸神与通**教的左道旁门斗法取胜故事。这种演述神魔邪正斗法的创作手法,直至近代武侠小说中仍然常见。道教的宗教观念通过这些世俗文学的宣传,更深入渗透於社会文化生活中。
明清以来,由於正统的佛道二教腐化衰退,加之其它复杂社会原因的影响,各种民间秘**教团体蓬勃兴起。从明代中期罗祖教产生开始,至清末民初四百馀年间,数以百计的教派、秘密会社纷纷涌现,其存在的地域遍及全国各地,形成对抗封建政权的强大异己力量。民间宗教的兴起,虽然夺走了释道二教的不少信徒,使正统宗教加速衰落。但是其信仰、教义及方术又往往摄取儒释道三教,深受正统宗教的影响。尤其道教对民间教派的影响,超过了佛教与儒家学说。受道教影响最大的民间教派有黄天教、三一教、混元教、红阳教、八卦教、金丹教、黄崖教等等。这些教派各有祖师,各撰经书,名曰宝卷。其修炼方术多吸取道教内丹炼养及服气养生术,教内流传各类口诀、咒语,以助内丹气功修炼,其内丹**名目繁多,流派混杂。红阳教、八卦教设坛斋醮,如符念咒,则受道教符籙派影响。以内炼与技击融合的道教内家拳术亦流传颇广。在民间宗教中,部分教派 ( 如清水教 ) 与武术结社融合,以内丹气功修炼与拳棒武术结合练习,兼服神水,念咒语,吃**降神,形成神奇怪诞的修炼法术。民间宗教在下层民众中颇有吸引力,它们以通俗形式宣扬了经过改装的佛道宗教观念。
总之,明清道教从教团的社会地位及教义发展来看,步入了衰落时期,但从道教文化的下移和扩散来看,却进而拓宽了社会基础,更深的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佚名
2024-06-09 21:51:2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09:37:32

    住宅道路风水对住宅有何影响

    道路良性的一面就是为虚水,布局得当,可以起到财的作用;布局不当则会为煞,特别是单元楼五楼以下的住户,被路对着了即犯**煞等。因两条路交叉,也会形成剪刀煞、井字煞...

  • 佚名
    2024-06-09 16:06:08

    佛教与道教的融合对**的影响

    佛家的释迦摩尼的出现和老子的出现基本在同一个时代,只不过他们没有见过面而已。历史学家把这个时期叫轴心时代,在这个时期也出现了很多人才比如:德国的,希斯贝尔斯、*...

  • 佚名
    2024-06-09 21:37:50

    道教对**文化的影响

    道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老庄思想起的开头道教,是一种发源于**古代的传统宗教。它在**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

  • 佚名
    2024-06-09 07:27:53

    为什么信道教的人就那么少呢?我讨厌**教!信仰道教!

    不过挺封建是吧?无语!主帮你?忏悔有用?主不封建?我有撞豆腐的冲动!回答: 一是与“清净无为”的教义有直接关系。道教主张清净,并采取先度个人后度世人的态度,所以...

  • 佚名
    2024-06-09 19:54:09

    明朝年间的民间法教

    明**始流传的民间法教隶属于道家,但不属于道教,准确的说,他们是民间某个地域文化形成的宗教,所以称之为民间法教。法教成员治病祛邪的故事在电影和故事中广为流传,他...

  • 佚名
    2024-06-09 08:22:01

    毛祖到底信仰什么,他有信仰吗?不信佛祖,不信**,对于一个君主有何关系和影响,君主需要信仰吗?,

    信仰马列,君主可以没有信仰。但不同的**情况不同,****政教合一,统治者必须有信仰。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有宗教信仰的利弊?

    一、利1、宗教信仰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正确的宗教信仰能指导、修正、支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2、当今的社会,信仰宗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一个家庭两个信仰会影响风水吗

    信仰和风水无关。别说一家有两个信仰,就是有十个,也和风水无关。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道教正一民间法教民间法师?

    我的爱永远陪着**说的太行啦啦啦德玛西亚,你好看看c?快快乐乐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信仰道教而不可吃牛肉吗?

    信仰道教是不吃牛肉的。道教不吃牛肉的原因,是因为牛是勤劳善良的象征,牛自下生就开始为人们劳苦耕田,牛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在**古代,耕牛是少有的,有耕牛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