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的意思是:不能恒守德行的人,常常会受到羞辱。

这句话出自《易·恒卦》,是《恒卦》的九三爻辞,完整的原文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或:指或许、有时、常常。承:是指承受、遭受。羞:是指羞辱。整句的意思是不能恒守德行的人,常常会受到羞辱,若坚持不改则会有困难。

扩展资料

在《论语·子路》中孔子也有引用此句,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

白话文意思是,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如果做事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这句话说得真好啊!“人不能长久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耻辱。”孔子说:“这句话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在此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 南人,在孔子时代,尚属蛮域之人,多行巫**,孔子在这里实际上是说,做人若没有恒心,没有韧性,连南方边地人所说的巫**也做不了,更谈不上君子士人修身理国治大道的职责。

二是引用易经上的话说明,人无恒心,不持恒德,就可能蒙羞忍耻。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学生们的告诫。

佚名
2024-06-05 07:00:2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