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杨溥的人物评价

胡俨:①初学小子当退避三舍,老夫亦让一头地。 ②立玉阶方寸地,必能为董子之正言,而不效公孙弘之阿。
诚孝张皇后:①仁宗皇帝念卿忠,屡加叹息,不意今尚见卿。 ②此五臣,三朝简任,俾辅后人。皇帝万几,宜与五臣共计。
杨士奇:①古称凡涉难者,其知必明,今杨溥其庶几。 ②弘济为人忠厚恻怛,爱人以德,凡所与处,必辅之于道,不肯苟且阿循,盖非独于馀有切磨之益,朋友资益之者,盖多也。
陈循:宣德正统间,士大夫论馆阁中三达尊威备者,必曰三杨...公可谓之衰荣始终者矣,则夫士大夫论其与士奇勉仁无间彼此非欤。
彭时:当是时,以文学显用者,有三杨公焉...登名进士,列官翰苑。在宣德中,入侍禁庭,备顾问者十载。名德浸浸乎彰闻。迨正统初,遂与泰和杨文贞、建安杨文敏二公同居内阁,协心匡辅,并列三孤之位。一时功名事业煊赫盛大。屹然为朝廷之表仪,缙绅之冠冕,天下人望咸归重焉。其后,二杨公没,公岿然独存。年益久而望益重。士大夫有得其诗文者,莫不藏弆以为荣。公亦乐于应人之求,肆笔成章,皆和平雅正之言,其视务工巧以悦人者远矣,何也?盖其资禀之异,涵养之深,所处者高位,所际者盛时。心和而志乐气充,而才赡宜其发于言者。温厚疏畅而不雕刻,平易正大而不险怪。雍雍乎足以鸣。**之盛,岂偶然哉?
孙继宗:溥在内阁,与士奇、荣皆杨姓,时号“三杨”。三人者各有所长,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天下引领望焉。溥尤谦恭小心,趋朝循墙而走。儒之淳谨者也。
彭韶:江汉炳灵,以发文明。早居馆阁,晚践孤卿。惩艾思奋,处困而亨。谦虚好学,保泰以贞。老成体国,蓍龟典刑。东里建安,叅合成名。二十馀年,光辅太平。
吴宽:今世称名臣,必曰“三杨”。
王慎中:某生也晚,窃闻长者之论,由高帝文皇以后称相业者,莫盛于三杨。
郑晓:文定中更险难,比入内阁,迟二杨者二十三年,复还弘文,再入内阁,昭皇后临朝,与民休息,四海晏然,皆其力也。
唐枢:①以文学润饰太平,大制作咸出其手。...公为人谦雅,无大小,无敢慢。 ②论本朝人物,至三杨、黄、夏诸君子,辄举手加额,见名臣像不能不敛容,有而信决,善恶之机挺乎自树,岂不伟耶? ③自正统前,三杨硕贤,继世迪德,海内晏安,人相忘于治平之间。
雷礼:系狱不改其操,禀轴不渝其忠,史谓“谦恭淳谨”,不愧斯言已矣。
何乔远:①溥立朝四十余年,恭慎谨畏,虽御史卒亦不敢慢,每议事决疑,舍巳从人,略无吝躁,与士奇、荣同心辅政,称东、西、南三杨,西杨玉质金相,通达国体,东杨挥斤游刃,遇事立断,而溥安贞履节,酿醴调羹,称曰南杨。 ②明兴二百余年,三杨、胡、解、蹇、夏之劳,能烂然于纪载矣。君子犹有不死其君之讥,浮沉居位,又有不免訾者。
焦竑:正统间,文贞(杨士奇)为西杨,文敏(杨荣)为东杨,因居第别之。文定(杨溥)郡望,每书南郡,世遂称南杨。西杨有相才,东杨有相业,南杨有相度。故论我朝贤相,必曰三杨。
张燧:国朝文极六曹,天造不论,夏蹇经纶悃愊,文皇北征,全国是属;三杨熙绩台省,坐臻太平,所谓代天之相也。
喻嘉才:杨文定四朝附凤,史称南杨器重...杨解元,狱十年而拜相公。
汪有典:呜呼!祸所从来,谁职其咎哉?方英宗即位之初,才九龄耳。王振不法,积非一日,三杨受顾命、辅幼主,防微杜渐,清君侧,**事无有重于此者。帝既冲幼,仿韩魏公(韩琦)窜任守忠故事,必无中阻旁挠之患,势无有易于此者。又况太皇太后既知振**,欲赐振死,乘此直陈其罪而捽而戮之,机更无有捷于此者,胡乃乞命养此大憝?当机立断,非所谓模稜者耶!遂使移碑毁祖宗之制,**操生杀之权,箝制台谏,焚炙忠良。土木之变,几危社稷,谁秉国钧?谁生厉陛?世多称“三杨相业,为明之冠”,予特以为心薰禄位、志怵祸机,去鄙夫一间耳!虽有补苴,何足数哉?
张廷玉:①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 ②成祖时,士奇、荣与解缙等同直内阁,溥亦同为仁宗宫僚,而三人逮事四朝,为时耆硕。溥入阁虽后,德望相亚,是以明称贤相,必首三杨。均能原本儒术,通达事几,协力相资,靖**懈。史称房、杜持众美效之君,辅赞弥缝而藏诸用。又称姚崇善应变,以成天下之务;宋璟善守文,以持天下之正。三杨其庶几乎。
汤鹏:自宋已降,名材硕德盛于有明,是故太祖功臣二十一,仁、宣致治以三杨,超然万夫之特也。
蔡东藩:①宣宗固不善筹边,而张辅、蹇义、夏原吉、三杨诸人,要亦不能辞其咎也...观此回乃知宣宗不得谓明,其臣亦不得谓良,宁特杨荣之足斥已哉? ②误国由来是贼臣,权阉构祸更逾伦。三杨甘作寒蝉侣,莫谓明廷尚有人。
钱基博:①太祖之世,运当开国,多峭健雄博之文。成祖而后,太平日久,为台阁凝容之作。作者递兴,皆冲融演迤,不矜才气;而泰和杨士奇名寓(以字行)、建安杨荣字勉仁、石首杨溥字弘济并世当国,历相仁宗、宣宗、英宗三朝,黼黻承平;中外翕然称三杨。 ②杨溥以弘识雅操骖驾三杨,而刻意遒古,力摹昌黎;而不以文名,其集亦不传。
白寿彝:也许是因为在仕途上长期受挫的缘故,杨溥与杨士奇和杨荣在性格处事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他在为人处事上有时显得过于谨慎,就连上朝时也总是低头循墙而行。但是像他那样已经取得了内阁重臣地位的人物,这种小心谨慎的举止,又给人一种老成稳重的感觉,更何况杨溥本人在律己方面又确实足以作为百官的楷模。...杨溥虽然是“三杨”中年龄最轻的一个,但却是在处事上最为老成的一个...在身处其境的**斗争中,他似乎总是缺少那么一种敢于面对的勇气。他诚然是一位正人君子...这就是杨溥其人,他有甚多的律己,却缺少东、西杨那样鲜明的性格。他是一位正臣,却不是一位无可指摘的正臣。这一切在杨荣、杨士奇先后去世以后,就愈发变得明朗起来。所谓后进望轻,杨溥孤立,都不能解释他在朝的最后几年中王振专权的形成。所以当“土木之变”发生后,人们追思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人会过激地起而争暴其短,认为他“依违中旨,酿成贼奄之祸”。这也许是过于苛求他了。
《剑桥**明代史》:自从宣德帝在1426年登基以来,他们就在一起任职,而杨士奇和杨荣自永乐朝起,已为几代皇帝效过劳。他们都经验丰富,精明强干,掌握大权。
当年明月:他们是那个时代最为优秀的人物,且各有特长,不但有能力,而且有城府心计,历经四朝而不倒,堪称奇人。

佚名
2024-06-07 13:20:1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3:04:09

    对杨涟和杨继胜的评价

    杨继盛(1516-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明正德11年(1516年)生于山西阳城。其母早亡,其父另娶,生活孤苦,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终在嘉...

  • 佚名
    2024-06-07 19:02:54

    杨彪的历史评价

    孔融:杨公四世清德,海内所瞻。 袁绍:故太尉杨彪,历典二司,元纲极位。 满宠:此人有名海内。 曹丕:公故汉宰臣,乃祖以来世著名节,年过七十,行不逾矩,可谓老**...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邢岫烟的人物评价

    兰花生在深谷茂林、山漳泉边,芳香清幽,淡雅脱俗,素有王者之香、空谷佳人之美誉。《孔子家 语》称: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所...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红楼梦里的人物评价

    贾宝玉:富有爱心,能为知己甘愿奉献。林黛玉:敢爱敢恨,小心谨慎,冷美人,薛宝钗:为人大方,处事得体,和善而体面,招人喜欢。王熙凤:泼辣、凶狠,不甘示弱,有贪心。...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杨筠松的社会评价

    杨筠松在地理堪舆学上具有极其崇高的地位,可以和孟子在儒学上的地位相当,其所有的著作,均为地理风水上的必学经典著作,所以杨筠松也被后人尊称为杨公。杨筠松在赣州兴国...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对杨涟和杨继胜的评价

    杨继盛(1516-1555年),明代著名谏臣。明正德11年(1516年)生于山西阳城。其母早亡,其父另娶,生活孤苦,白天放牛,晚间访师问友,深夜秉烛长读,终在嘉...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请结合“杨修之死”评价一下杨修是个怎样的人?

    杨修死的罪名现在已经不得而知,但是他的死因比较复杂,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上的两大因素。一,杨修犯了古代皇室权利之争中的大忌,参与了夺嫡之争。二,杨彪、杨...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杨继盛的历史评价

    鄢懋卿:此何用卜,继盛负海内重望,徐阶得意门生,阶一日当国,继盛出而佐之,我辈无遗类矣,所谓养虎自遗患也。徐阶:万物禀气以为命,公生其中得厥正。位卑身仆益自奋,...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千手扉间的人物评价

    者之书:“勇敢的大将,兴旺村子的未来” 临之书:“初代的亲弟弟以卓越的才能建立起现在的村落” 斗之书:“狂野的斗志,继承初代火影意志的烈火男子” “暗部忍者...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诸葛亮人物评价

    1、(清)乾隆帝:诸葛孔明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然后志气清明而经纶中理。译文:乾隆帝评价:诸葛孔明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