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黔城镇的历史文化

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黔城古城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筑文化、古书院文化、古遗址文化、古庙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
古庙宇文化:黔城古庙宇众多,尤为明清为盛。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县治建有的著名庙宇有曾明寺、先龙坛、玉皇阁、城隍庙、东岳庙、将军庙、马王庙、龙王庙、文庙、山川坛等数十座,今尚存的有万寿宫、先龙坛、文庙等。
古建筑文化:主要指至今保存下来的明清建筑群,包括楚南上游第一胜迹--芙蓉楼;明清古街--南正街; 古龙标山钟楼--钟鼓楼;城西红砂石拱门--中正门;高桥古塔--赤宝塔等。这些古建筑群,历时数载,得以保存下来,或雄伟壮丽、气势不凡,或飞檐卷垛,朱栏白墙;或精致淡雅,清秀宜人,或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堪称**湘西保存最完好、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
黔阳古城形成了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黔阳古城以明清建筑为主调,就地取材,大量使用红砂石、青石板、小青瓦、杉木、石片等,并有机融合了本地侗族、苗族建筑特色,如窨子屋、晒楼等。古民居敞亮明净,古宫祠华丽精致,建筑风格极具特色。
古碑刻文化:黔城古碑刻众多,历代遗留下来的古碑刻数以千计,惜废弃不少。今芙蓉楼内建有碑廊厅,刊有颜真卿、黄庭坚、米芾、岳飞、赵孟頫、陈梅仙等历代碑刻一百多块,具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蔚为壮观。
古名人文化:黔阳古城山水秀美,地灵人杰,蕴育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在这里留下了众多神奇的传说和纪念地。
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在此为官七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尤以《芙蓉楼送辛渐》一诗最为世人所传颂,诗人咏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人以“玉壶冰心”明志,后人以千古绝唱。
同时由于他为治以宽,政善民安,至今尚流传有“苗女听歌”、“遮道迄诗”、“佳句退兵”等传说,史称“王龙标”。他在黔城留下一批珍贵的诗篇和诗论。芙蓉楼碑坊刻留有他当年的酬唱诗。后人为纪念他,建 有芙蓉楼,芙蓉楼成为国内较完整的纪念王昌龄胜地。一代名宦高力士也流放巫州,州治即之黔城。
古墓葬文化:黔城春秋战国古墓群、西汉古墓群分布在黔城镇玉皇阁村南头坡、牛头湾山坡、汽车站北面的丘陵地带,墓葬密集,封土堆无存。
1983年、1988年、1991年、1998年、2000年先后在这些地方挖掘古墓400多座出土各类陶器及铜剑、侗矛、铜镜、铜铃、琉璃珠、滑石壁等数百件,陶器组合有罐、豆、鼎、敦、壶等1000多件,为研究春秋、战国时期和西汉时期沅水流域的渊源文化及五溪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龙标书院
古书院文化:宝山书院和龙标书院构成了书院文化的主流。旧县志载: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初建学官于县治。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迁学宫于城东普明寺。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又迁学宫于城西。南宋宝庆元年乙酉(1225年)县令饶敏学建宝山收字于赤宝山麓,后迁于城东。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县令陈钢复修。
清康熙五年(1648年,县令张扶翼建于城北。四十九年庚寅(1710年)迁学宫于城西。乾隆十二年丁卯(1747年)范德灏建排楼额曰:龙标书院(今洪江市第三中学),四十九年(1784年)建制一新,同治八年(18**年)复修。学院一时名流师生和韵成帙。宝山书院石碑一块现立在黔城小学内。龙标书院石碑一块原立在三中教师宿舍门口(已残缺)。
古遗址文化:古镡城遗址所在地,即今黔城镇。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设立镡成县。明朝以前为土城墙。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毁于苗。次年靖远伯王骥军重筑城墙270丈,高1丈7尺。
成化八年(1472年)遇大水,城东南倾塌。隆庆五年(1561年)颓于水,仅存西、北两偶,再复修。**35年(1949年),遭土匪洗劫,城中受极大破坏,城址破败不堪。**前后,城墙及五门楼被毁,现仅存西城门洞及部分城垣。
民族文化:在黔、湘边陲**激化时,黔城是少数民族反压迫的首义地:唐建中二年(781),湖南观察使窦群建叙州城,逼使辰、叙苗、瑶族首领张伯靖聚众反抗;后梁开平三年(909),瑶族首领潘全盛据黔城反梁;后周显德元年(954),叙州瑶族首领彦通称王于溪峒间,也以黔城为据点。
黔城是湘、黔边陲的军事:元至正六年(1346),靖州零溪吴天保率部队**,明正统十四年(1449)贵州苗民**,顺治五年(1648)临济会人陈友龙抗清,均先攻占黔城。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师入川,在黔城击败清兵。
同治二年(1863),翼王部李复猷回师,仍以黔城南上托口,取道会同返广西。黔城古称五溪蛮地,唐时,黔城为民族居住地,唐代大诗人王昌龄任龙标尉时,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他所作的《箜篌引》诗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愿望。至今仍有“苗女听歌”、苗女乞诗之传说,王昌龄也为少数民族人民所敬仰。
几千年来,世居在此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有以目连戏、傩戏、阳戏为代表的民间戏曲;有以“沅江号子”、“渔鼓”等为代表的民间音乐舞蹈;有以“石刻木雕”、“竹编花篮”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有以“祭杨公”、“放歌灯”为代表的楚巫习俗;有以“春卷”、“绿豆粉”等为代表的地方风味小吃等等,其中集艺术、民俗、宗教于一体的黔城目连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戏剧的“活化石”。

佚名
2024-06-16 16:38:1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19:03:34

    黔阳古城的民俗文化

    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1074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1080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

  • 佚名
    2024-06-16 13:55:58

    黔城镇神话故事

    历史文化:  洪江市治所地黔城镇,自汉以来,各朝均在此设立县治,汉立镡城,唐天宝初更为黔江、龙标。宋熙宁七年复置黔江。宋元丰三年始置黔阳。自汉立城距今已有200...

  • 佚名
    2024-06-16 01:01:21

    安徽是全国的文化大省,其遗存哪些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89年安徽省人民**批准)、 安庆、凤阳、桐城、黟县。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1996年安徽省人民**批准) 蒙城、涡阳...

  • 佚名
    2024-06-16 03:32:14

    历史上天水的文化名人?

    1)赵壹, 生卒年不详。字元叔,汉阳郡西县(今甘肃天水南)人,东汉著名辞斌家,活动在灵帝(公元168年189年在位)之世。2)姜维,(公元202年—公元264年...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梦见找到历史文化遗产

    梦见底藏文物梦境解释:星象带些神秘体验机平没接触、些神秘事物妨抱点奇窥究竟能够让精神安定、具艺术气息事物像古代文明发源文物品展示、或现代抽象艺术名家作品展等都让...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龙文化的历史记载

    古文献谈龙,有的是史书,一些所谓记载,难免道听途说,讹言当真,不可轻信,西方史书就没有**史书这种记载。不过,既然说中华文化,也不妨当故事看。伏羲氏时,有龙呈瑞...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安徽是全国的文化大省,其遗存哪些历史文化名城?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1989年安徽省人民**批准)、安庆、凤阳、桐城、黟县。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1996年安徽省人民**批准)蒙城、涡阳、潜山、...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如何理解文化文明的历史继承性?

    文化的发展有继承、有创新。文化为精神之事物,故其继承与创新乃表现为一生命连续性中的日新日化。反省**现代以来的文化状况,我们常常感到,其中“求实”的精神与“创新...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为什么吉安不是**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是吉安太穷了,俗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近邻”。穷地方年年靠**拨款的地方怎么可能是文化名城。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安徽有哪些**级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安庆,这个地方太重要了。堪比俄罗斯的**格勒,只要安庆守住,南京就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