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汉语表示数量的用法

古汉语数量表示法
一,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的基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相比较,主要有三点不同:
1,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有"是"又"的假借,读作yòu.
2,缺位处一般不用"零"补位.
3,百,千,万前面的"一"通常不用.例如: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
?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③至于孝平,郡国百三.(《后汉书·郡国志序》)
④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一》)
二,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事物次序的数.现代汉语中的序数表示法是在基数之前加"第","初"等,古代汉语中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表示方法.
1,基数前加"第"字.这种序数表示法古今一致①萧何第一,曹参次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②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孔雀东南飞》)
2,用"太上","首","冠"等字表示第一,用"次","其次","次之","次者"等表示第二以下序数.
①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棰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②管子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为五霸首.(《战国策·齐策一》)
③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李陵《与苏武书》)
3,记年月不加"第"字,这与现代汉语一致.例如:
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太元八年,秋七月.(《资治通鉴·淝水之战》)
4,省略"第"字,只用"一,二,三…"等表示,如: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②顺于民心,所补者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晁错《论贵粟疏》)
5,用"伯(孟),仲,叔,季"表示兄弟排行次序."季"单用时,意思是"最小的",不一定排行第四.如:
?①天帝之季女.(《水经注·江水》)
三,分数表示法
?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1,分母与分子之间有"分"字和"之"字,形成"分母+分+名词+之+分子"的格式.这是文言文中分数表达最完备的格式.例如:
?①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汉书·律历志》)
?②冬至,日在斗二十一度四分度之一.(同上)
"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即"八十一分之四十三日","四分度之一"即"四分之一度".
2,有时,分母与分子之间的名词也可以省略,形成"分母+分+之+分子"的格式.这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例如:
?①故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史记·货殖列传》)
?②若复数年,则损失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 (《后出师表》)
3,分母与分子之间只有"分"字而无"之"字,形成"分母+分+分子"的格式.
? ①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史记·天官书》)
②黄钟长八寸七分一,宫,大吕长七寸五分二,太簇长七寸十分二.(《史记·律书》)
4,分母,分子之间只有"之"字,而无"分"字,形成"分母+之+分子"的格式.例如:
①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传·隐公元年》)
②今行父虽未获一吉人,去一凶矣,于舜之功二十之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5,分母是整十,百,千,万时,分母分子连写,形成"分母+分子"的格式.如:
①其实皆什一也.(《孟子·滕文公上》)
②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四,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与现代汉语差别很大,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用专字表示固定的倍数.两倍用"倍",五倍用"蓰".例如:
①种豆三亩,粟倍之.(宋濂《王冕传》)
②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2,只用数词直接表示倍数,而省略"倍"字.例如:
①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什,不易器.
(《商君书·更法》)
②人之性情,未能相百,而其智有相万也.
(《潜夫论·赞学》)
3,表示几倍于某个数时,往往两数连写,前面的数表示倍数,后面的数表示基数,形成"倍数+基数"这种格式.例如:
①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
②有神人二八,连臂为帝司夜于此野.
(《山海经·海外南经》)
"三五"即"五的三倍(十五)","四五"即"五的四倍(二十)","二八"即"八的二倍(十六)".
五,约数表示法
约数又叫概数,是表示大概的不确切数目的数.古汉语中的约数主要有以下四种表示方法:
1,用整数表示大约数目.例如:
①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
②以德服人,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
《诗经》本三百零五篇,孔子弟子三千人,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三百","七十子"都是就其整数约略而言.
2,用相连的两个数字表示约数.例如: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
②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孔雀东南飞》)
"五六","六七","二三"都是表示大约之数.
3,在整数后加"余","所","许","有余"等词表示约数.例如: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战国策·齐策一》)
?②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史记·留侯世家》)
?③转入巴蜀,往来二十许年.(《后汉书·申屠刚传》)
④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在基数前加"将","几","且","可"等副词,表示近似数.例如:
?①历载将百.(沈约《谢灵运传论》)
②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贾谊《论积贮疏》)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④章小女,年可十二.(《汉书·王章传》)
六,虚数表示法
虚数是表现夸大或缩小意思的数.它与约数不同,约数与实际数目相差不大,而虚数则与实际数目关系不大或根本无关.
1,表示数量多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之多,常用的虚数有:三,九,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百,千,万等.例如:
?①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史·屈原列传》)
②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史记·货殖列传序》)
?③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诗》)
?④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南齐书·王敬则传》)
⑤管子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史记·封禅书》)
以上加点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多的虚数.
2,表示数量少的虚数.
?古汉语中,表示数量少一般常用"半","一","三","一二"等表示.例如:
?①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白居易《卖炭翁》)
?②尝试为陛下陈其一二.(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③夜阑扶策绕中庭,云罅三三两两星.(陆游《剑南诗稿》)
?以上例句中加点的数字,都是极言其少的虚数.

需要注意的是,常在文言文里看到的用数字组成的成语,都是虚拟之辞,而不是实有其数.例如:
一知半解,一刻千金,一呼百诺,一唱三叹,一岁三迁,一饭千金,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五风十雨,九牛二虎,百发百中,千山万水,千秋万代,万紫千红,千变万化?,千篇一律,千虑一得,千门万户.
七,物量表示法
? 物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单位的词.汉语的物量词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有之,但很不发达,还没有天然单位的量词.在上古,天然单位的表示方法是数词之后再加同样的一个名词.例如甲骨文中就有这样的记载:
? ①羌百羌.
②人十又六人.
天然单位的物量词,先秦时代已出现,汉代之后才逐渐增多起来.
1,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 ①一言以蔽之.(《论语·为政》)
?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一言"即"一句话","三人"即"三个人".这是古汉语中常见的物量表示法.
2,不用量词,数词直接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 ①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
②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
"牛一,羊一,豕一"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口猪","丧车五百"就是"丧失五百辆战车".这种物量表示法,古汉语中比较少见,但起源很早,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3,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后,表示物量.例如:
?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赵策四》)
②令民入米六百斛为卿.(《汉书·王莽传》)
4,数词带量词放在名词之前,表示物量.例如:
?①一箪食,一瓢饮.(《论语·雍也》)
?②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
?
古汉语中的这种物量表示法,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之中.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物量表示法,如果是表示单个物体,往往可以省去数词,只用物量词.例如:
①晋人败秦师于崤,匹马只轮无返者.(《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
?"匹马只轮"就是"一匹马一只车轮".
八,动量表示法
? 动量词就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的词.汉语的动量词产生较晚,上古时期表示动作,行为的数量往往不用动量词,而是直接把数词放在动词之前.据初步考察,汉语的动量词,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宋代以后才逐渐增多.
1,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
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前,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动量表示方法.
例如:
?①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②鲁人从君战,三战三北.(《韩非子·五蠹》)
"三过"就是"三次路过","三战三北"就是"三次交战,三次败北".
2,不用动量词,只把数词放在"者"字短语之后,强调动作行为的数量.
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②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3,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前,表示动量.
这是动量词产生之后出现的动量表示方法.
①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
②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柳永《八声甘州》)
4,数词带动量词放在动词之后,表示动量.
这种动量表示方法,古今是一致的.例如:
?①吾于书读不过三遍,终身不忘.(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②一柱观头眠几回 (杜甫《所思》)
佚名
2024-06-01 15:14: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