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十三太保是哪十三个

最著名的十三太保(五代)
  李克用有十三义子,皆获太保衔(按:太保是官名但无实职)。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三太保李存勖、四太保李存信、五太保李存进、六太保李嗣本、七太保李嗣恩、八太保李存璋、九太保李存审、十太保李存贤、十一太保史敬思、十二太保康君立、十三太保李存孝,其中李存孝最厉害,百战百胜。后来被谗言害死,受到车裂的极刑。关于李存孝的故事在元朝也是热门,大戏曲家关汉卿写了《哭存孝》、还有无名氏的《存孝打虎》。关剧中写李存孝自报家门时说:“某本姓安名思敬……有阿妈李克用见某有有打虎之力,招安做作义儿家将,封我做十三太保飞虎将军李存孝。” 还有李存勖,就是后唐庄宗,即位之处,扫平了后梁、契丹,还有幽州的刘守光,多么不可一世。李嗣源就是后唐明宗。   十三太保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李存孝了,下面重点说以下他:   李存孝是晋王李克用麾下的一员骁将,也是李克用众多的“义儿”中的一个,因排行十三,故称为“十三太保”,而且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出名的一个,其中数李存孝最厉害,勇冠三军,百战百胜,因功被*封为飞虎将军。有句话说:王不过霸王,武不过存孝。   谈及李存孝这个人,正史着墨不多,但在演义小说和民间传说中却非常有名,撇开这些传说单从历*史的角度,依然能看到他的骁勇善战。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五·李存孝传》中记载:“本姓安,名敬思。少于俘囚中得隶纪纲,给事帐中。及壮,便骑射,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武皇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存孝每临大敌,被重铠橐弓坐槊,仆人以二骑从,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新五代史·义儿传》“存孝,代州飞狐人也。本姓安,名敬思。太祖掠地代北得之,给事帐中,赐姓名,以为子,常从为骑将……存孝猨臂善射,身被重铠,櫜弓坐槊,手舞铁楇,出入阵中,以两骑自从,战酣易骑,上下如飞。”   两书中都提到李存孝的勇猛果敢,他经常带领骑兵做李克用的先锋,所向无敌,他身披沉重铁甲,腰挎弓箭长矛,独自挥舞铁楇冲锋陷阵,成千上万的人在他面前都丧胆逃退。最令人称奇的是他常常带着两匹马作战,骑着的马稍微疲乏,他就在阵地上改骑另一匹马,上下如飞,其矫健神勇之极。   由于李克用军营中的将领都比不过他,后来同样是“义儿”的李存信出于嫉妒的挑唆而使他背叛了李克用,但以他一勇之夫,不是老谋深算的李克用的对手,结果被李克用稍施小计在幽州捉住,押*解回太原后,用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的酷*刑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对此,《新五代史·义儿传》记曰:“缚载后车,至太原,车裂之以徇。”   尽管如此,李存孝死后,李克用每次和诸将***博,谈到李存孝都流泪不止。乾宁元年十月,昭义节度使康君立前赴晋阳拜见李克用。已未(三十日),李克用会聚属下各位将领尽情饮酒,喝到兴头上,李克用谈起李存孝,泪水不停地往下*流。
  广泽十三太保
  福建省南安市保安广泽尊王与妙应仙妃的十三个儿子,或尊王的部将,在大*陆的说法则是保安广泽尊王分灵,如第一个分灵出去,称大太保,以此类推至十三*保。十三太保分别各守一宫,皆离祖庙诗山凤山寺不远,而且各宫皆在离诗山不远之十三个村落中,每一村落一宫,以凤山寺为中心,形成衣各信*仰圈。   
  广泽尊王十三太保我们庙祝的说法是:   
  大太保尊称:龙保>玉敕代天巡狩元*帅府二代钦差,其职为带父工作,监*督之职行 ,镇守在诗山龙山宫。   
  二太保尊称:威保>金阙顺天尊王,其职为管上界及下界之事, 又守圣*王之祖坟,镇守在清溪威镇庙。   
  三太保尊称:祖保>五当东方武士,其职为武将,神力强盛, 专司驱邪,犯阴之事,镇守在巨门鳌峰宫。   
  四太保尊称:星保>南北巡总指挥,其职为负责连络,大事 皆由其连络、处理,镇守在溪头溪头宫。   
  五太保尊称:显保>代天行**,其职为精于**术, 常常行**,镇守在殿阪景福社。   
  六太保尊称:贵保>双忠尊王,其职为主持公*道,处理民众之控诉,镇守在大延寿山宫。   
  七太保尊称:巽保>东天王,其职与六太保大致雷同,镇守在宫下澳头宫。   
  八太保尊称:震保>武燕王,其职为监*督,在十三太保之间察巡,负责督导诸太保,镇守在溪东溪**。   
  九太保尊称:兑保>五常军元*帅,其职保家卫国,镇守边关。负责掌管帅印,统领三军。镇守在仙都村(山兜)铭境宫。   
  十太保尊称:离保>察巡天下,代天子巡察各地,其职为负责察巡天下,镇守在坑柄坑柄宫。  十一太保尊称:坤保>金封秀士,其职为文士,专办文字之事,镇守在罗埔驻龙宫。   
  十二太保尊称:艮保>童月王,其职为天下巡狩,到处云*游察巡,镇守在古宅行祠宫。   
  十三太保尊称:坎保>代天总代巡,其职为可以上天庭,到地狱,亦可管人间,配有尚方宝剑,可以先斩后奏,镇守在仙境永安宫。
  《说唐全传》中的十三太保
  十三太保的来源,一种说法是从《说唐全传》中的靠*山王**(杨坚的叔父)来的:他有十三个养子号称十三太保,武艺最高的是秦琼(秦琼是后来收的,为报父仇才认贼作父),说唐里面第十三*条好汉,有神拳太保之美誉,此外卢方,薛亮是除了秦琼之外最厉害的。   
  其排名为:   
  大太保卢方,   
  二太保薛亮,   
  三太保李万,   
  四太保李祥,   
  五太保高明,   
  六太保高亮,   
  七太保苏成,   
  八太保苏凤,   
  九太保黄昆,   
  十太保曹林,   
  十一太保丁良,   
  十二太保马展,   
  十三太保秦琼。
  黄埔十三太保
  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黄埔军校毕业生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等人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黑衫党、德国褐衫党,又称“蓝衣社”),由蒋*介*石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被称为“十三太保”。   
  人员有:刘健群、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
  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
  第一种说法:韩复榘、石友三、孙连仲、孙良诚、张维玺、刘汝明、佟麟阁、过之纲、葛金章、闻承烈、程希贤、韩多峰、韩占元等等13人也号称13太保。   
  1、 韩复榘 河北霸县人,中原大战中率部投靠蒋*介*石,任山东省主*席,1938年在抗战中被蒋*介*石以“避战”罪名**决;   
  2 、石友三 吉林长春人,著名的倒戈将军,游走于各系军阀之间,1940年密谋投靠日本,被部下所杀;   
  3 、孙连仲 河北雄县人,中原大战中投靠蒋*介*石,抗战中率部英勇作战,胜利后任河北省主*席,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   
  4 、孙良诚 天津静海人,中原大战后投靠张学良,后在抗战中投降日军,任汪精卫政*府第二方面军总司令。抗战胜利后被收编为国*民革*命军新2路军总司令。淮海战役中因迟疑不决未能率部起*义,后投降**人*民解*放军。1950年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被*捕,次年病死于苏州;   
  5 、刘汝明 河北献县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哲元,后在宋哲元麾下参加抗战。抗战胜利后忠心效力国*民政*府,孙良诚受解*放军委托前来说降时,刘将其送交**。1949年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   
  6、 张维玺 河北馆陶人,抗战中投降日军,1944年病死;   
  7 、佟麟阁 河北高阳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哲元,1933年参加察哈尔**同盟军,失败后隐居,1935年重任宋哲元29军副军长,抗战中于1937年7月28日战死;   
  8 、过之纲 安徽蒙城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哲元,后托庇于韩复榘麾下;   
  9 、葛金章 安徽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哲元,后托庇于韩复榘麾下;   
  10 、闻承烈 山东威海人,中原大战中被韩复榘裹胁投蒋,后任济南市长,后投降解*放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史馆任闲职;   
  11、 程希贤 中原大战后追随韩复榘,后随石友三组*织军*队在河北东部活动,曾任天津市警*察局*长等职,抗战中投靠日本人;   
  12 、韩多峰 山东人,中原大战后追随宋哲元,后托庇于韩复榘麾下,1938年,因与**共***开展合作,被继任的山东省主*席沈鸿烈撤职,后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13 、韩占元 河北安新人,1917年任手***队队长。在常德时因贩运**被冯开除,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跑回部*队参战并立功,升为营长。26年南口失败后曾随石友三等叛投阎锡山。28年任第二集*团军第九方面军1军长。   还有一说则是加入**、张自忠、宋哲元、冯治安、赵席聘等人。   
  冯玉祥的十三太保,龙蛇混杂,有抗战殉国的英雄如:张自忠、佟麟阁等。   
  冯玉祥的十大文官:何其巩 邓长耀 过之翰 邓哲熙 刘治洲 余心清 黄少谷 薛笃弼 萧振瀛 王瑚
佚名
2024-06-05 10:41:39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