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佛教里所讲的三大烦恼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教里所说的三大烦恼分别是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具体如下:

1、无明烦恼

“无明烦恼”又叫“无明惑”,是佛教用语。无明烦恼是根本烦恼,能障蔽中道实相的道理,菩萨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无明断尽,就成佛。

佛菩萨把障碍分成三大类,叫做烦恼,三大类的烦恼。第一个是无明烦恼,无明烦恼就是现代科学家发现的波动的现象,也就是心动念。这种念动是极其微细,这个起心动念本人完全不知道,连八地以前的菩萨都不知道。

这个极其微细的波动,在佛学里有个名词叫无始无明。无明加一个无始,这两个字加得妙!无始是什么?没有开始,也没有理由。要说:为什么它会动?为什么会有这一动?愈问就愈糟糕,为什么?愈问它动得愈厉害,波动得愈厉害。

别管它,随它去吧!它慢慢就降温,它就变成不动,不动就还源了。你可不能找它的原因。所以第一个动,那个微细的东西叫无始无明,从它以后就有因、就有果,第一个没有因,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别去追究它,愈追究就愈往里面钻,钻进去就出不来,就坏了,这是无明烦恼。

2、见思烦恼

见惑和思惑。依小乘俱舍宗来说,是以迷理和迷事来分别见思二惑,迷于理而起之惑如身见边见等**正见,叫做见惑,迷于事而起之惑如贪嗔痴等五烦恼,叫做思惑。

依大乘唯识宗来说,则以分别俱生之二起来分别,分别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见惑,俱生起的烦恼障和所知障是思惑。此二惑是正受三界生死的因,断此二惑才能免三界的生死。断的次第,须先断见惑,次断思惑。断见惑之位,叫做见道,断思惑之位,叫做修道,二惑皆断之位,叫做无学道。

3、尘沙烦恼

迷于界内外恒沙尘数法所起之惑障,称尘沙惑。二乘断除见思惑后,易着于空观而未能进一步了知众生之尘沙惑,及对治教化法,故此惑又称着空惑,致妨碍出假利生,化度众生。此惑为二乘趋入菩萨间所断,又称别惑,但通于界内外,须假观破之.

是执着于空,迷于界内外尘沙数法,障出假利生。此惑通界内外。界内通二乘有,以见思为体。界外只限于菩萨所断,所以又叫别惑。

扩展资料

三惑是和三谛是相应的,即不明了空谛理起见思惑,不明了假谛理起尘沙惑,不明了中谛理起无明惑。所以明了三谛理,断三惑,即证三智,成三德。但是三谛是实相的三方面,空、假、中,都是一实相的全体。空显破情之德,假显立法之德,中显绝待之德。

所以说空,假、中就在其中,非是和假、中相对之空,而是和假、中相即之空,于是一空一切空。说假、说中,同样一假一切假,一中一切中。这就是三谛圆融。三谛圆融所以证一谛即证三谛。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一切智是于色心依正一切诸法通达毕竟空寂之理,即空谛智。道种智是了知一切种种差别的道法,即假谛智。

一切种智是于一切诸法上通达本有性德之体,即中谛智。在四教的别教中,三惑其体各别,因而次第断除,三智也次第发得。就中先修空观,破见思惑,得一切智,证真谛理。次修假观,破尘沙惑,得道种智,了知假谛恒沙法门。

后修中观,破无明惑,得一切种智,证中道法身。这样,由隔历的次第三观断三惑、得三智。然而在圆教就不这样,三谛既然圆融,而能障蔽它的三惑也就同体,即就迷于绝对理的一惑,把它的粗分叫作见思,细分叫作尘沙,极细分叫作无明。

一惑即三惑,所以起一惑即障蔽三谛,粗分的见思障蔽空谛,细分的尘沙障蔽假谛,极细分的无明障蔽中谛,其实,却是一心三惑,又称为同体三惑。断一惑即断三惑,得一智即得三智,这称为“三惑顿断”,“三智一心中得”。

但就断惑的渐次上,先在十信位断见思和尘沙,其中初信断三界的见惑,次六信断三界的思惑,后三信断界内外的尘沙惑。从十住位的初住以后到十地渐次断无明一品,证中道理一分,即断四十品惑。更破一品无明,进入等觉位。

再进而破第四十二品无明,发究竟圆满的觉智,智断二德圆满,即为圆教的妙觉果位。

参考资料:

百科-三惑

百科-见思

百科-无明烦恼

佚名
2024-06-10 08:24:0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烦恼都是自己想出来的,什么意思

    ❶庸人自扰闭门乱想,无事生非烦恼自找。很多烦恼确实是这样想出来的!(其实"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只说对了一半)❷其它更多的烦恼:如学习问题求职问题工作难题生活难...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藏传佛教的三怙主是什么意思

    三怙主是指:观音、文殊、和金刚手。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请问佛光是什么?佛教所说的人有佛光是什么意思?

    佛家认为佛光是菩萨头轮放射出来的光芒。物理学里佛光是一种“日晕”。当阳光照在云雾表面,经过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佛光的自然奇观。阳光将人影投射到云彩上,云彩中细小...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教里讲的“劫”到底是什么意思?请详细说来。

    ‘劫’是梵文劫簸(kalpa)的音译,它在印度,并不是佛教创造的名词,乃是古印度用来计算时间单位的通称,可以算作长时间,也可以算作短时间,长可长到无尽长,短也可...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教里的一二三忍的意思是什么

    菩萨修行的五种境界,用“忍”代表。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无量寿经》讲的一二三忍,是指前面三种忍。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教对于缘分是怎么讲的?

    讲因缘,缘分为善缘与恶缘,所谓因缘就是过去乃至过去世结过这个因,现在遇到了就是缘了,如果在过去没有结过缘,现在就不会遇到,遇到也不认识。这里头分善与恶了,佛教常...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那些没有烦恼的人烦恼是什么呢?

    人本身就生活在矛盾中,一生怎能没烦恼,如果心态好的人,不会把烦恼扩大化而已。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佛教里面讲的无二俱是什么意思?

    四边八戏,四边:有,无,二俱,二俱非,有――人我有边,无――法我有边无边,二俱――亦有亦无边,二俱非――非有非无边,八戏,生灭常断一异来去,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烦恼意思是

    烦恼 [ fán nǎo ] 基本释义烦闷苦恼:自寻~。不必为区区小事而~。详细释义1,佛教语。谓迷惑不觉。包括贪、嗔、痴等根本烦恼以及随烦恼。能扰乱身...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烦恼的烦的意思是什么

    1.苦闷,急躁:~躁。~乱。~恼。~闷。~郁。心~意乱。2.又多又乱:不厌其~。要言不~。~絮。~琐。~冗。~文。麻~。3.搅扰:~扰。~嚣。4.敬辞,表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