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谁能告诉我**,被钉在十字架上,三天后又复活了。是怎么一回事?

****复活的证据

  谈到信仰,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通常认为,科学家的信仰立足于观察和数据,是客观、真实的,而**教和其他宗教的信仰,则源于人的主观意念,因而是不可靠的。我过去也这样认为,所以对**教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信仰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点,在于**徒的信仰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真实信仰。这一客观事实就是**照《圣经》所预言的那样从死里复活。
  ****的复活是一个历史事实,是**教信仰的基石。“若**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我们若靠**,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4、19)。****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要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如果**死后乃不能复活,那么信他的人哪里还有永生的盼望呢?可见,****的复活确为**徒信仰的根基和核心。对这样一件在两千年前发生的重大事情,我们怎样监别其真伪呢?

  对一般人而言,“历史性”意即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即使是一件空前绝后、令人费解的事。但许多历史学家则认为,只有在我们的时空及因果关系中发生的事,才能称之为 “历史性**”,因而把死里复活这类**排除于“历史”的范畴之外。有趣的是,新约《圣经》中关于**复活的记载,完全符合这些史学家的要求。福音书完全没有描述**从死里复活的实际过程,更未尝试去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生理或其他因素,他们所记载的全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即符合我们时空观和因果关系的事),就是**被安葬后的第三日,尸体不见了,以及那些看见**显现的人的种种经历。我很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即,**复活的过程及意义是神学的范畴,而**复活这一件事本身却属于历史的范畴,可以用考察一般历史史事的方法加以考察。

  一、**本身的证据

  **本身的证据包括尸体不见了、**复活后的多次显现和门徒的改变三个方面,现在逐一加以讨论。

  尸体不见了

  **在星期五被钉十字架气绝后,他的门徒向罗马巡抚彼拉多求情,取下**的遗体裹好后,安葬在**的门徒约瑟新凿好的一个石墓里。墓用可滚动的巨石封好后,由一队兵士看守。第三日(即周日)几个妇女来到**墓地时,发现封墓的石头已被挪开,裹尸布完好地留在原处,但**的尸体却不见了,仅是一座空墓。对**的尸体不见了这一事实,**的门徒与反对**的人没有分歧。但尸体到哪里去了呢?近两千年来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这几种看法:**的门徒偷走了尸体;犹太人或罗马人偷走了尸体;妇女们看错了坟墓;**在十字架上没有死、安葬后醒过来逃走了;**从死里复活了。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当几位目睹**复活的守墓士兵进城、把经过告诉犹太祭司长后,“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去了。’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 兵士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太二十八 11~15)。门徒偷走尸体、制造**复活的神话这一说法最具蛊惑力。但只要冷静分析,此说是站不住脚的。第一,此说的逻辑是自相矛盾的。守墓的兵丁若醒著,绝不会让门徒把尸体偷走;若兵丁们都睡了,他们怎么知道是门徒把尸体偷走了呢?第二,门徒不具备勇气和能力。**的门徒虽追随**三年之久,**也一再告诉他们他死后第三日要复活,但门徒们似乎仍不明白。所以当**被抓后,门徒即四处逃散。**钉十字架时,门徒中仅约翰在场。**被安葬后,门徒们失去了依靠,悲痛、胆颤、闭门不敢出屋,各人准备重操旧业,赖以为生。在这种状况下,门徒没有勇气冒著与全副**的士兵正面冲突的危险去偷尸体;即使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并巧妙地避开了兵士的视线,进入了坟墓,他们也绝无那种从容,细心地把裹尸布层层**、放好,然后只把尸体偷走。第三,门徒没有偷尸体的动机。若真是门徒偷走尸体、捏造复活的谎言,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欺骗了。门徒们也当是千古罪人。但**的门徒(卖主的犹大除外)都是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决不至出此下策。许多正统的犹太教徒,他们虽不赞同**徒的信仰,但均不同意门徒盗尸的说法。他们认为**门徒的品格清高,不可能作出这种卑鄙的事来。另一方面,如果真是门徒偷了尸体,造了谎言,他们的动机又何在呢?谎言背后总隐藏著一己或集团的私利,或名、或利。但门徒盗尸无任何私利可图。相反地,他们宣扬主**的复活,所得到的只是讥笑、谩骂、**、入狱和死刑。**的门徒中,除约翰外,全部为主殉了道。历史上,为了自己的信仰赴汤蹈火、笑对屠刀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为自己捏造的谎言、明白无误的虚假信仰去受苦、受死,恐怕是**、后无来者。所以,门徒偷走尸体一说,既不符合门徒的主、客观条件,又与情、理相悖。

  怀疑罗马人偷走了尸体是缺乏理由的。当时巴勒斯坦在罗马人统治之下。犹太人一直盼望旧约《圣经》中预言的弥赛亚(救主)早日来到,以便领导他们反抗罗马**,重新独立。如果**从死里复活,证明他就是弥赛亚,这将加速该地区的动荡,这是罗马**所顾虑的。因此,罗马人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决不会假造**复活的骗局。至于说是犹太人偷了尸体,则更不合理了。当时担任祭司职务的撒都该人和充当文士的法利赛人虽熟读旧约《圣经》,但他们拒绝承认**就是旧约中预言的那位弥赛亚,进而以**神的罪名迫使罗马巡抚彼拉多将**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不相信**是弥赛亚,也深恐**是弥赛亚,因为他们无法担当钉死**的重罪。所以,在**被钉死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著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他偷了去,就告诉百姓说: ‘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罢,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太二十七62~65)。可见,反对**的犹太人唯恐他的门徒把尸体偷走,而绝无自己把尸体藏起来、助长**复活的神话之理。即使他们一时打错了主意,将**的尸体收藏起来了;当门徒四处宣传**从死里复活时,他们可以立即把尸体拿出来,一举打垮门徒的宣称。但事实是,当门徒宣称**复活时,他们除了满心愤怒、恐惧、对门徒们诉诸**外,一愁莫展。当权者的沉默成了复活的见证,与门徒的见证一样有力。

  有人猜想,妇女们发现空墓时,是否是她们找错了坟地?尽管第三日早上妇女去看**的墓时,可能是黎明时分(约二十1;太二十八1;路二十四1),但找错坟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至少有两名妇女亲眼看见约瑟和尼哥底母安放**身体的情形(可十五47;路二十三55),她们甚至“对著坟墓坐著”(太二十七61),看见安葬的全部过程,所以不易错认坟墓。即使妇女认错了,不可能门徒和法利赛人全都找不到葬**的墓。更重要的是,**并非被葬在公墓中,而是在约瑟的私人墓地,约瑟当然不可能认错(太二十七57~60)。

  再一种企图解释空墓的原因的是所谓“**昏蹶论”,即认为**在十字架上只是昏蹶过去,但被误认为死了,于是在空墓中得以喘息而醒过来逃走了。这种理论现已基本为人所废。因为一切早期的资料都强调**已死。直到十八世纪法国的理性主义者范德瑞尼(venturini)才提出这个理论,要用理性可以接受的方法,化解**复活的伟大神迹。但此理论经不起查调和推敲。持此种观点的人,对十字架酷刑的极其残忍性缺乏了解。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被钉的人也难还生,何况**的死是由罗马士兵、百夫长、约瑟等检查后所公认的。一个罗马士兵在**肋旁扎了一刀后,就有血和水**来。最怕**复活的精明犹太人,也对**的死笃定无疑,只是担心他的门徒盗尸而已。再说,假若**被从十架放下来后没有死,只是昏蹶过去,怎么可能想像他不吃不喝,在冰冷的石墓中躺一天两夜(身上紧紧地被布**,还有百十斤香料)后,竟可能奇迹般地醒过来,推开封墓的巨石、躲过兵士的严密防守而逃脱了?退一步讲,如果这一切真的都发生了,**也只是在死亡线上残喘而已。按理他也应远走他乡暂时隐蔽才是,为何反而多次显现(下面要谈到)、并让门徒四处宣扬他的复活呢?他这样做不仅有悖常理,而且与他无瑕疵的品格(见第三章)是格格不入的。**是世上唯一一位无罪的人,他绝不会撒谎、欺骗。再说,这样一位从昏蹶中醒过来、衰弱不堪的人怎能给门徒那样大的激励以至为宣告主的复活而不惜殉道呢?这种解释这么不合情理,以至不相信**复活的怀疑论者史特劳斯(d**id friedrich strauss)也不敢苟同:“一个从坟墓里偷溜出来的半死之人,又弱又病,需要**物的治疗,需要包扎伤口,需要力量与休息,却还能让他的门徒觉得他已经胜过死亡与坟墓,使他们觉得他是赐生命的主,使他的门徒凭著这样的印象进入世界,达成他所托付他们的任务,这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苏醒过来的**,只会削弱他们对他的印象,最多只能为他自己带来一片哀悼声,但绝不可能将他们的悲伤转变为狂热,将他们对他的尊敬提升到敬拜的地步” 1。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竟会用昏蹶这种理论来解释**的复活。
佚名
2024-06-11 04:59: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