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鲁迅夫人

回答您的问题:
  一、“给鲁迅压力最大的是他的前妻朱安,如果休了朱安岂不把她逼向死路?如果娶了许广平岂不让广平成了小妾?为了不引人注意,鲁迅让许广平住在三楼、自己住在二楼。对外则声称许广平是自己的助手。直到许广平怀孕,事情已经掩藏不住了,鲁迅这才负荆请罪,向母亲禀报真相。由于旧时代早有纳妾传统,老太太并不感到吃惊,反而因马上就能抱上小孙子而喜上眉梢,从此鲁迅和许广平从同居走向了公开。 ”
  旧时代离婚和结婚其实社会上层或者公众人物处理很简单,在报纸上发表一则启事,声明一下,就行了。鲁迅害怕伤害善良的朱安,但是跟许广平已经发展到掩藏不住的恋情了,那么其实他们就是同居。但是在旧时代是认可的。
  悲剧的是朱安,一辈子恪守妇道,最终连子嗣都没有。这一点我的考虑是老鲁**比较偏激的文人性格导致,绝不跟不喜欢的人**,这一点就不如老蒋这个政客了,起码老蒋先生跟毛福梅还生了小蒋,也算圆了毛的为人妇为人母的人伦之梦,当然**的地位她连想都不敢想的,那是宋小三的,乡下女人就是这么大的出息啊。所以说朱安很可怜啊。
  二、死后能同穴,那是根据生前的作为和出息,那么许氏夫人喝过洋墨水,加上辅佐**有功,育有子嗣,则肯定是许与**合葬,哪有朱安的份?情理之中啊。悲哀,做人的悲哀啊!比照当今之时事,做小三就是牛,牛,把原配给挤兑到墙角还给踩了一脚哩!当然了,吾这是开玩笑,算不得事的。看官正解。
  三、至于许广平的侄子明星许绍雄到处炫耀,那是后辈们无能,想借助**的一点阴功沾点光,到处吹嘘一个小三姑姑,一个大腕姑父,能提升人气,加点财气,何乐而不为!市井小人的常规手段,不足为怪也!
  看官你道是不?
  下面两篇文章可以参考阅读。
  【注:楼主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做十篇硕士论文五篇博士论文,足以为十五人的职业生涯添一块垫脚厚砖啊!
  感叹,一个**至今养活了不知几千几万人了!若干衍生物借助**的阴魂,招摇撞骗,骗色骗财骗吃骗喝骗头衔骗职称,真是可喜可贺啊!】

  1、孤苦一生的“鲁迅夫人”朱安

  从鲁迅博物馆中走出,往西再走,进入鲁迅故居的大门。
  小小的四合院内三间南房中是客厅,东西分别是仆人的住房、储藏室和厨房。北房三间,是这个宅子主人的住房。东屋是鲁迅母亲周老太太的住房,北房中间的一间,是全家人的餐厅。北房西间是鲁迅夫人朱安的住房。朱安的一生是孤苦的。这座宅子的男主人,从未在她的房间里住过一夜,他住在北房中屋后接出的那间“老虎尾巴”里。1923年7月,鲁迅与周作人绝交,决定搬出八道湾住宅。鲁迅问朱安她是回绍兴娘家,还是和他一起搬走。一个结婚17年的45岁女人,返回故乡,在乡人眼里无疑是被休弃,有何面目见人?没有丝毫情爱与**的婚姻,朱安还得继续,她与鲁迅一起搬出八道湾。先是在外租房,后鲁迅借钱买了阜城门内西三条胡同里的这个小四合院,从此朱安在这里一直住到死。1906年,奉母亲之命,25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国与28岁的朱安结婚。对于朱安,鲁迅说过:“这是母亲送给我的礼物,我只能好好地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据俞芳回忆,朱安曾向她说过:“老太太(鲁迅母亲)嫌我没有儿子,大先生(鲁迅)终年不同我讲话,怎么会有儿子呢?”话,当然讲过,但每天只有三句。早晨朱安喊鲁迅起床,鲁迅在“老虎尾巴”答一声“哼”。过一会儿,朱安唤鲁迅吃早饭,又答一声“哼”。晚上朱安问鲁迅大门关不关,回答是“关”或“不关”。1926年8月26日下午,鲁迅离开这个“家”,与许广平一道南下。从此,这段名存实亡的婚姻生活结束了。在这所宅子里,朱安默默地担负起照顾婆母周老太太的义务。1943年,老太太去世。又过了4年,朱安也去世了,终年**。
  朱安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好比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一点往上爬,爬得虽慢,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现在我没有办法了,我没有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无用。”封建包办婚姻,伤害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也更深地伤害了另一个平凡的灵魂。不必责难谁,受害者都是无辜的。伟大的灵魂有难言的苦痛,平凡的灵魂也是如此。

  2、百年婚恋——鲁迅
  在浙江绍兴城里有一位女子叫朱安。像许多**女人一样,具备了懂规矩和性情好的传统美德,在她24岁那年被鲁迅的母亲相中。因为鲁迅是长子,从鲁迅父亲去世以后,鲁迅的母亲就开始为鲁迅的婚事开始操心了。鲁迅母亲对朱安的印象很好,觉得她很文雅、很娴静。
  老太太喜欢朱安听话顺从的品性,决定娶来给自己最心爱的大儿子鲁迅做媳妇。1901年4月3日,鲁迅母亲在没有征得儿子同意的情况下,茂然去朱家“请庚”。所谓“请庚”,照绍兴订婚的程序是正式问明女方的生辰,并选定结婚日期。结果在两个年轻人根本都不认识的情况下,由双方父母作主,定下了决定朱安一生命运、并给鲁迅带来终生痛苦的婚姻大事。从小在母亲身边长大的鲁迅,深知自己的父亲早早去逝后母亲是怎样一个人支撑周家这个大家族的。14岁的鲁迅曾一次次忍受别人的白眼,帮助母亲去当铺筹钱。鲁迅永远不会忘记的是母亲不惜当掉自己的首饰,凑足八块大洋让他去南京读书,以后又支持他去日本留学。鲁迅不管走到哪里从来都不会忘记给母亲写信,在所有亲属中他最惦记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那时有人传言,说看见鲁迅在日本东京的街头和他的日本妻子在街头散步,还带了一个孩子,说的有鼻子有眼的。鲁迅母亲一听,非常着急,马上就想办法给他接连去了好几封急信,理由是“母亲病重”。孝顺的鲁迅赶紧把身边的事情处理一下,就回到绍兴。想不到的是,他一回家看见母亲非但没有病,而且笑盈盈的来迎接他,家里张灯结彩,一片喜庆的气象。
  母亲与鲁迅单独谈了很久,她几乎是逼迫着鲁迅接受这个家族的决定,鲁迅十分尴尬:谁都知道鲁迅是个大孝子,可他又是个留洋的官人,何去何从?整个家族都在等待。
  作为一个才华横溢的文人,鲁迅曾多次奋笔疾书抨击旧时代对女人的种种压迫和束缚,他用杂文和小说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呐喊着爱的权利和爱的自由,他的作品曾影响了几代青年。由于鲁迅的思想成就,他被人们视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可是现在,当鲁迅本人被迫要和一个从未谋面 、目不识丁的小脚女人白头到老时,他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和反抗吗?
  1906年7月26日那天,鲁迅经过拜祖先、迎花轿的仪式与朱安结为夫妻。鲁迅说过, 与朱安结婚是母亲送给他的一个意外的礼物,是母亲在娶儿媳妇,“我只能好好的保养她供养她,爱情是我所不知道的”,这种无奈和妥协在鲁迅婚后形成了漫长的阴影。结婚那天鲁迅头戴拿破仑帽,帽下拖着一条假辫,身穿长袍, 脚登靴子,朱安上穿红纱单衫,下着黑绸裙,掀开轿帘时,因为鞋大脚小,朱安还掉了一只红鞋。整个婚礼过程中鲁迅一言不发,默默忍受着母亲和族人的安排。
  当夜进了洞房后,鲁迅坐了半夜,而且据说是流了半夜的泪。第二天他就搬到书房去住,在书房住了三天。第四天鲁迅就逃回了日本,以后他虽然数次回家探亲都和朱安分居两处。所以,打从鲁迅离开那天起,24岁的朱安就开始了守活寡的日子。
  1923年,北平女子师范的女学生许广平走进了鲁迅的生活。许广平听了鲁迅一年的课就喜欢上了这个不修边幅的老师,开始以写信的方式发起情感攻势。鲁迅从容应答,两人心心相印,从此开始了马拉松式的两地书史,可是真正明确两人关系是许广平先提出来的。
  他们两人的关系真正密切起来,是在1925年春天3月份,许广平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鲁迅对许广平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当看到她这封信时,便感到眼睛一亮,这种吸引力,使鲁迅给她写了回信。
  鲁迅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与许广平不配:他比许广平大17岁,身体又不好 ,身材较矮,显得老相,也没有钱。于是,他问许广平为什么还要爱呢?正在忙于参加**的许广平却对鲁迅说:她什么都不在乎,只要有爱。
  许广平欣然写下散文诗,她把所爱的人比作风,是解冻的春风,是人们汗流浃背时的熏风,是梧桐叶落时的秋风。经过反复思量,鲁迅作出了决定,他终于答复广平说:我可以爱。
  由于受到当局的通缉,鲁迅被迫南下。在广州与许广平会合,又一同到达上海,定居在日本租界。当时的文坛有关鲁迅和许广平的绯闻早已传得沸沸扬扬,鲁迅一方面顶着巨大的舆论压力,担心外界的非议会给他带来名誉的损害,另一方面又无法割舍对许广平的恋情。这其中,给鲁迅压力最大的是他的前妻朱安,如果休了朱安岂不把她逼向死路?如果娶了许广平岂不让广平成了小妾?为了不引人注意,鲁迅让许广平住在三楼、自己住在二楼。对外则声称许广平是自己的助手。直到许广平怀孕,事情已经掩藏不住了,鲁迅这才负荆请罪,向母亲禀报真相。由于旧时代早有纳妾传统,老太太并不感到吃惊,反而因马上就能抱上小孙子而喜上眉梢,从此鲁迅和许广平从同居走向了公开。
  此后鲁迅的母亲又回过头来安慰儿媳妇朱安,这时朱安又是怎样生活的呢?24岁的朱安从鲁迅离开那日起就和婆婆生活了一辈子——这是她绝没有想到的。她天天做针线、料家务、侍候婆婆,她终日盼着先生回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直到她50岁时,等来的却是先生与许广平在上海的结婚照。朱安绝望地说:过去大先生和我不好,我想好好地服待他,将来总会好的。我好比是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总有一天会爬到顶的。可现在我没有力气了,我待他再好,也没有用。
  鲁迅的母亲非常希望在那个院子里有小孩跑来跑去的,朱安有一次憋不住了,说 :这里怎么会有小孩跑来跑去呢?大先生整天都不跟我说一句话,怎么可能会有孩子呢?鲁迅的母亲也只能叹气。
  朱安感到了蜗牛落地的伤痛,可她没有过分的嫉妒之心,她还为鲁迅和许广平有了儿子而高兴。她对人说 :先生的儿子也是她的儿子。直到晚年 ,她还说“我生为周家人,死为周家鬼”。
  许广平为鲁迅也做了很多牺牲。许广平本来是想出去工作的,可是鲁迅说,你这样出去工作的话,那我又要等于恢复到以前,好像是单身的时候了。许广平一听这话,她就毅然放弃了工作。当时妇女要求工作也是新女性的一种性格,这是符合许广平的性格的。她是一个新女性,她从小就是反抗家庭婚姻、逃婚出来的,在她和鲁迅结合后,她把自己原有的反抗性格都压抑了下去。 许广平对于鲁迅的关爱经常是矛盾的。她一边鼓励鲁迅要努力工作和写作,不要松懈;一边又担心鲁迅过于劳累,损坏了身体。他们靠着鲁迅微薄的稿费艰难度日,供养着儿子和鲁迅的前妻朱安。鲁迅彻夜写作,每天都是许广平轻轻送上一杯热茶,有时还有一点鲁迅爱吃的点心和烧酒。在那些被当局通缉、担惊受怕的日子里,许广平一步不离鲁迅身边,陪着他东**躲。鲁迅在许广平面前一会儿是先生,一会儿又像孩子,许广平劝他、哄他。许广平一会儿像学生,一会儿像母亲。许广平生孩子了,鲁迅就到花店里精心选择一盆文竹送到母子床边,以表达他的情意。有时鲁迅在外面或在报刊上遇到不愉快的事,就不喝茶不抽烟,板着脸一句话不说,好在过去一天半天就雨过天晴。再严重时,就趁许广平不注意喝下很多酒,然后跑出家门久久不归。有一次,许广平和鲁迅闹了点小别扭。鲁迅就一个人躺到阳台上去,许广平没想到他会躺在阳台的水泥地上,不知道他上哪去了,很着急。这时候她又发现海婴也不见了,到处找。最后她发现海婴跟鲁迅一起躺在阳台的水泥地上,她看着又气又好笑。 1936年10月19日凌晨1点,重病的鲁迅对许广平说:“时候不早了,你也该睡了”。这竟是他留给许广平的最后一句话。他几次抬起头看许广平,好像有什么预感,临终前他一遍遍握紧许广平的手,无言地和她诀别。鲁迅的病危对于许广平犹如天崩地裂,她声泪俱下,大声地呼唤着鲁迅,鲁迅的办公桌上,还放着前一天刚刚写下的绝笔,还有最新的登有鲁迅文章的报纸,它们和鲁迅的亲人一起经历着这天人永隔的悲痛。只有许广平知道她的鲁迅还有多少事要做,还有多少文章没写完,还有多少构思没有实现,可是年仅五十五岁的鲁迅还是独自离去了。
  22日下午1点,万人送葬的庞大队伍在悲壮的哀歌声中抵达了万国公墓。许广平满含泪水,肃然伫立在鲁迅像前,手里捧着《致鲁迅夫子》的悼词。上面写着:“你曾对我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鲁迅去世后,**曾经劝许广平改嫁,广平说:她和鲁迅的感情极深,对鲁迅的怀念始终如一。这种感情是无法转移到别人身上去的。
  在鲁迅的老家,可怜的朱安也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她身披重孝,在住处的南屋陶元庆画的鲁迅像下设置了祭奠的灵位,又供上文房用具,和丈夫生前喜欢的烟卷、清茶和点心。朱安就用这种老式,但非常虔诚的方法,无言地表达了对这个陌生丈夫的哀悼。以后,每逢过年和生日忌日,她都要焚香祭奠,寄托自己对大先生的无限怀念。一代文豪鲁迅先生再也听不到现实世界的任何声音了,无论是爱,还是恨,他太累了,他需要休息。
佚名
2024-06-10 11:24:5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23:25:18

    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

  • 佚名
    2024-06-10 04:31:21

    鲁迅语录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佚名
    2024-06-10 20:33:30

    梦见给鲁迅扫墓

    你又不认识鲁迅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故乡 鲁迅

    27 故乡 鲁迅  作者对“故乡”的感情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感情,同时还是带有个人色彩的特殊感情。在对“故乡”没有任何理性的思考之前,一个人就已经与它有了“...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鲁迅的故事

    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经常上当铺,跑**店,还...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鲁迅《**》的原文

    鲁迅《**》的原文:一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茶...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秋夜 鲁迅 答案

    在星星点点的夏夜,又一次翻开《秋夜》,一种感悟不觉游上心头。鲁迅的《秋夜》向来是文坛中的一个争论点,那一系列的意象让人琢磨了几代,解读《秋夜》,便是感觉意像。 ...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鲁迅《秋夜》全文

    《秋夜》原文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1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我梦见了鲁迅

    午休的时候梦见鲁迅,华贵的大殿空旷着,聚了很多民众,我居然给他叫父亲,这时有敌人要涌进大楼。他往电梯走又折回,又往电梯旁边的角落走,然后消失了,大家都说他是**...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鲁迅《二十四孝图》

    略写“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次写“哭竹生笋”、“卧冰求鲤”;详写“老莱娱亲”、“郭巨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