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家,是**文化**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中文名: 周树人
别名: 鲁迅,周樟寿,周豫才
国籍: **
民族: 汉
出生地: 浙江绍兴
出生日期: 1881年9月25日
逝世日期: 1936年10月19日
职业: 文学 作家,杂文家,思想家
毕业院校: 南京路矿学堂,仙台**学院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身高: 161厘米
重要** : 新文化运动

言论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血。(鲁迅说,许广平载于《欣慰的纪念》) 4、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故乡》) 5、哪里有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6、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才有真进步。 7、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8、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9、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 10、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11、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12、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13、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14、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15、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16、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17、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 18、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9、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20、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21、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真死掉了。 2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的难。 23、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24、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25、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26、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27、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28、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2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30、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记念刘和珍君) 31、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32、纠缠如毒蛇,执著如冤鬼。激烈得快的,也平和的快,甚至于也颓废的快。 33、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我们何尝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 34、宁可与敌人明打,不欲受同人暗算。 35、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 36、唯独**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37、凡事总需研究,才会明白。 38、生活**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39、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40、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无情地解剖我自己。 41、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42、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43、谦以待人,虚以接物。 44、自由固不是钱所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 45、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46、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47、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48、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49、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5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致颜黎民》) 51、**虽发明火**,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 52、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就可以保隋;也不信妲己亡殷,西施沼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兴亡的责任,都应该男的负。但向来的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在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53、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秋夜》) 54、**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55、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将来的脊梁。(《华盖集》中《这个与那个》的第三部分《最先与最后》)
编辑本段家庭情况
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绪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鲁迅
出生地:生于浙江绍兴府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岁,使用鲁迅为笔名。 与周作人和周建人成为“周氏三兄弟”。 家庭: 在绍兴,周家算得上一门望族,做官经商且都不说,单是人丁的繁衍,就相当可观,所以到鲁迅出世的时候,周家已经分居三处,彼此照应,俨然是大户了。鲁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过江西一个县的知县老爷,后来又到北京当上内阁中书,成为标准的京官。绍兴城并不大,像周介孚这样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赢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门上那一 钦点"翰林"的横匾,正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鲁迅真是幸运,他的人生长途的起点,就设在这样一处似乎距乐园相当近便的地方。 这就使鲁迅获得了一系列穷家小户的孩子所无法享受的条件。家里四五十亩水田,就是周介孚不从北京汇一文钱回来,日常生计总是绰绰有余,足以将贫困从他身边赶得远远的。周家是讲究读书的,周介孚甚至有过让儿孙一起考取翰林,在门上悬挂着“祖孙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额的雄心,那种书香人家的气氛,自然相当浓厚,鲁迅家中有两只大书箱,从《十三经注疏》和《四史》,到《王阳明全集》和章学诚的《文史通义》,从《古文析义》和《唐诗叩弹集》,到科举专用的《经策统纂》,甚至《三国演义》和《封神榜》那样的小说,都挤挤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里有书,众多亲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书甚丰,而且不单是那些枯燥难懂的正经书,更有许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欢的好玩的书,从画着插图的《花镜》,到描写少男少女的《红楼梦》,几乎什么都有。 一次,一位亲戚甚至允许鲁迅到一间堆满杂书的小屋子里自由翻拣,他推开那房门的一刹那间,脸上的表情会是多么惊喜!从六岁开始,鲁迅就开始读书,先是随本家亲戚学,后来又被送到绍兴城内最有名的一家三味书屋去读经书,《论语》、《孟子》……甚至连古旧难懂的训诂书《尔雅直音》,也在塾师的指导下读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说,一定不觉得这样读书有什么快乐,但是,一个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着书香门第的熏陶,有博学的老师指点,能够日日读书,还能用压岁钱自己买喜欢的书来读,这实在是那个时代的小孩子能够享受的最好的条件了。 鲁迅全集
**是个讲究父权的**,独钟那种粗暴专横,将子女认为私产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若遇上这样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会被糟蹋的。鲁迅的运气如何呢?周介孚虽然脾气暴躁,有时候要打骂孩子,但在教鲁迅读书这件事上,却显得相当开通。那时一般人家的孩子,开蒙总是直接就读四书五经,叫一个六岁的孩子天天去念"学而时习之",他会多么痛苦?周介孚却不这样,他让鲁迅先读历史,从《鉴略》开始,然后是《诗经》,再然后是《西游记》,都是选小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书。即使读唐诗,也是先选白居易那些比较浅直的诗,然后再读李白和杜甫,这就大大减轻了鲁迅开蒙的苦闷。祖母更是特别疼爱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让鲁迅躺在大桂树下的小板桌上,摇着芭蕉扇,在习习的凉风中给他讲故事,什么猫是老虎的师父啦,什么许仙救白蛇啦,鲁迅直到晚年,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兴味和惬意。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神态一本正经,却比祖父更为温和。他家教虽严,却从不打小孩子。鲁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会》中,记过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鲁迅那样快乐的时刻,偏偏逼他去背书。可实际上,周伯宜平时对儿子们的读书,监督得并不紧。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宽容。有一次鲁迅和弟弟偷偷买回来一本《花经》,被周伯宜发现了,他们又害怕又绝望,因为这是属于闲书,一般人家都不许小孩子看的:"糟了,这下子肯定要没收了!"谁料周伯宜翻了几页,一声不响地还给了他们,使他们喜出望外,从此放心大胆地买闲书,再不用提心吊胆,像做贼似的。至于母亲鲁瑞,对他的挚爱就更不必说了,几个孩子当中,她最喜欢的就是鲁迅。从人情来讲,父母总是爱子女的,可由于**人祖传的陋习,这种父母之爱竟常常会演化成对幼小心灵的严酷的摧残。当然不能说鲁迅就没有遭过这样的摧残,他后来会写《五猖会》,就说明内心也有深刻的伤痕。但总的来说,他还是相当幸运的,至少在童年,他经常都是沐浴在温和宽厚的长辈之爱中。鲁迅曾在《野草》中写了一篇关于他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叫《风筝》,是初一上册第21课。
家庭成员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县知县,此时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 父亲: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闲居在家。因肺结核而死。 母亲:鲁瑞(1858~1943)当地举人鲁希曾孙女,思想颇为开通,出身于绍兴平桥村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能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译《希腊神话》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长,****会副委员长。
编辑本段社会评论
主要评价
鲁迅是**文化**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 ——摘自《**选集》第2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出版。 鲁迅在**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的圣人。 ——摘自《**文集》第2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 叶圣陶: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郑振铎:鲁迅先生的死,不仅是**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是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 郭沫若: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 老舍: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 茅盾:要冒这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由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 鲁迅逝世时,郁达夫在《怀鲁迅》中写下这样的话: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原载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一日《文学》第七卷第五号。
儿子眼中的鲁迅
鲁迅一家人
周海婴: 或许是由于**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 母亲是父亲的一片绿叶,为父亲做了很多工作,母亲当年也是一位有才华的女性。母亲告诉我,她后来也跟父亲提到过,想出去工作;父亲听到后,把笔放下叹了口气:“那你出去我又要过我原来的生活了……”于是母亲放弃了原来的想法。我想鲁迅最后十年能创造出那么多的传世作品,当中也有母亲的牺牲。虽然希望出去教书的母亲心情也很矛盾,但她觉得用自己的牺牲换来父亲创作的高峰,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鲁迅相貌普通,浓眉大眼,眼神透有几分深邃。浓八字胡,头发整齐肃起,颇为沧桑。脸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鲁迅多很严肃,但实际鲁迅很爱笑,有时笑起来烟斗都拿不住。
臧克家《有的人》
1949年全国**,臧克家由**回到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这位伟大的**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目睹了人民群众纪念鲁迅的盛况,并瞻仰了鲁迅在北京的故居。他深切追忆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一生,百感交集,于1949年11月1日写了《有的人》这首短诗,抒发自己由纪念鲁迅所引起的无限感慨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非常伟大。体现出鲁迅的伟大,体现出**者的勇敢。 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为新**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编辑本段相关作品
1、《心灵的探寻》《走进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闲话鲁迅》。 原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几部关于鲁迅的作品,其中多有叩问心灵的呐喊。 2、《一个人的爱与死》 林贤治 **的作家,然而又不缺乏理智;诗人的气质,语言源至内心;他的观点无论你赞成与否,你都得承认,在林贤治的心中,鲁迅确实如此!因为林贤治是用心去写这部著作的,他没有糊弄读者! 3、《人间鲁迅》林贤治 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正在于我们可以因他而深刻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在存在方式的选择中间,我们根本不愿拒绝他的灵魂的参与。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没有把黄金世界轻易预约给人类,却以燃烧般的生命,成为千千万万追求者的精神的火光。真正的巨人活在时间的深度里。应当相信,历史终会把最有分量的东西保留下来。 4、《鲁迅的最后十年》 林贤治 这是一部当代水平最高的鲁迅评传,有关于鲁迅与胡适的经典学理对比,有鲁迅与西方各哲人的心灵相通之处。深刻到学贯中西,浅显到中学生皆能阅。 5、《鲁迅评传》 曹聚仁 这是与鲁迅同时代人写的水平最高的评传。作者是有名的出版家,与鲁迅关系很近,但行文中立客观,又内容翔实,看后能真实的逼近鲁迅。 6、《被**的鲁迅》孙郁 是最早一部收集鲁迅同时代骂鲁迅的文集,材料很全。也可以阅读陈漱俞的《围剿集》,题材相同,分类不同。 7、《鲁迅与周作人》孙郁 孙郁深入“人”内心,心性与性格,探究鲁迅与周作人的不同特质。本书读后,让我们不再轻信一些简单的论断和繁博的引证。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流言更是灰飞烟灭。 8、《鲁迅与许广平》 倪墨炎 长篇传记连载。 9、《鲁迅与朱安》 叶卉 将鲁迅先生鲜为人知的一段经历剖白于人前,写得很沉实。 10、《周海婴访台归来话家常》 于立霄 11、《有的人》臧克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的第20课 12、《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13、《谨记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 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
14、《早》吴伯萧 入选苏教国标版语文第十册(五年级下册)第3课 15、“先生常充左翼先锋,呐喊欲驱长夜黑。”联中纪念的人就是鲁迅先生 16、版画《俯首甘为孺子牛》 这幅版画表现的是先生拆除束缚人民的锁链(原画可清晰辨认出锁链)和固定锁链的栅栏。
编辑本段鲁迅诗选
自题小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编辑本段鲁迅笔名
“鲁迅”笔名的来历
理由是:(一)母亲姓鲁,(二)周鲁是同姓之国,(三)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亡友鲁迅印象记·笔名鲁迅》)这就是对“鲁迅”这个笔名最权威的解释。曾用笔名
曾用过的笔名
共计179个: 一字笔名有15个:卂 飞 树 俟 独 洛 干 豫 e l 敖 隼 旁 迅 直 庚; 二字笔名有116个:干凡 飞迅 直庚 树俟 独洛 敖隼 旁斡预 l.s. 丁珰 丁萌 士繇 e.l. 及锋 之达 子明 丰瑜 元艮 元期 不堂 中头 中拉 长庚 公汗 风声 巴人 龙刚 且介 且文 史赉 史癖 白舌 白道 令飞 飞斐 冬华 乐文 乐贲 乐雯 品音 记者 动轩 仲度 华圉 自树 许遐 许霞 迅行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余铭 译者 张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罗怃 佩韦 周树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余 荀继 茹莼 树人 候堂 独立 姜珂 洛丈 神飞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晓角 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于 黄棘 梦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灵 康郁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侨 越容 楮冠 尊古 游光 遐观 编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冲 孺牛 鲁迅 三字笔名有37个:华约瑟 齐物论 唐丰瑜 唐元期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白)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编纂者 纂述者 杜德机 何家干 何家斡 即鲁迅 张承禄 张禄如 周玉才 周动轩 小孩子 丰之余(瑜) 韦士繇 邓当世 白在宣 宓子章 赵令仪 某生者 倪朔尔 栾廷石 孺子牛 宴之敖。 特殊类笔名有11个:elef 旅沪记者 宴之敖者 楮冠病叟 **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朝花社同人 上海三闲书屋 上海教育社 鲁迅一生用过179个笔名,其目的是为了防避旧社会的**,以及尽量避免招惹无聊的麻烦。
编辑本段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
绍兴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台门西首。约建于十九世纪初叶。1881年9月25日鲁迅就出生在这里的西次间,一直生活到1899年18岁去南京求学,以后回故乡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台门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这里原有的正中大门是六扇黑漆竹门,改建后已不复存在。新台门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种深宅大院,它是老台门三味书屋
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庆年间购地兴建的,同时建造的还有过桥台门。 鲁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台门,世系绵延,到了清光绪、宣统年间,整个周氏房族逐渐衰落。1918年,经族人共议将这群屋宇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给了东邻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鲁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多次拨款整修,已经恢复旧观,原来的家具也多数找回,并按原样陈列。鲁迅故居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佚名
2024-06-18 02:20:1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8 14:36:52

    我梦见鲁迅

    手捧着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渐渐疲倦下来跨入我的梦境......早就想了解鲁迅,在眼前朦胧影中,踏着鲁迅的足迹如同踩动了历史的音符。时光飞旋如电,转眼已近百年...

  • 佚名
    2024-06-18 04:31:21

    鲁迅语录

    诗句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3、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 佚名
    2024-06-18 03:08:03

    鲁迅夫人

    回答您的问题:  一、“给鲁迅压力最大的是他的前妻朱安,如果休了朱安岂不把她逼向死路?如果娶了许广平岂不让广平成了小妾?为了不引人注意,鲁迅让许广平住在三楼、自...

  • 佚名
    2024-06-18 03:22:20

    鲁迅批孔子鲁迅是从哪些方面批评孔子的

    鲁迅在他的文章里也曾明确指出:“孔夫子之在**,是权势者所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和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鲁迅的“打倒孔家店”,正是着眼于孔夫子“为了治民众者,即...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鲁迅经典文章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求鲁迅《秋夜》的全文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鲁迅是怎样的人?

    鲁迅(1881.9.25~1936.10.19),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萧红笔下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与萧红可以说是文坛上有父女情谊的两代人。那么鲁迅在萧红的笔下可以说既像父亲也想朋友。在《回忆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鲁迅如何的对待萧红,晚了送萧红去坐车...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父亲的病》鲁迅原文

    记述鲁迅童期故乡片段展现情世态社风貌

  • 佚名
    2024-06-18 08:00:00

    鲁迅的第一个妻子是?

    鲁迅家里有他母亲帮他包办的一个原配夫人, 名叫朱安.但他对她没感情,所以没有圆过房. 朱安是标准受封建思想感染的女人,她认为生是鲁迅家人,死是鲁迅家鬼,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