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偶梦见非常奇怪的梦!3个梦哦!谁解下梦~~~~~

和心理学专业人士聊天,谈到生死问题。他谈到人人具有两种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后者听来有些奇怪,这里的"死"是泛指一切破坏欲。还谈到人人有施虐和受虐(s/m用在这里合适嘛?)倾向。当goth们在听goth音乐的时候无疑会感觉很舒服,这种舒服他分析是来自于某种压抑的释放,向内的释放,就象在压抑的时候你破坏什么东东会感到某种释放感一样,两者似乎是镜像关系,作用类似。放了几首goth给他听,他后来说他听到goth后,脑袋里闪现的第一个联想,就是《大开眼界》里的神秘宗教仪式片断;并能体会到goth对待死亡的态度不是恐惧,似乎已经超越了死亡。这是一个爱听《送战友》《小白杨》的家伙,但是,令人佩服的是他的感觉非常的到位!goth喜好的心理学原因和破坏本能有关(一种向下的力量,和‘生’这种向上的力量互为二元);也是s/m满足的一种方式。"

一个最普遍的陈词滥调萦绕在goth上空的是goth亚文化的“死亡情结",在哥特亚文化种有很多象征物和影像都有死亡的意味,至少,死亡也是goth的一个感兴趣话题。每个人对”死亡“这一论题的感兴趣程度因人而异。一般说来,哥特们多少有点夸大了人类精神的黑暗面。他们将人类思想中的黑暗部分直接外化。goth对死亡的态度比其他人群更为开放。死亡-在文学,生活中和宗教中-在很多人类行为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驱动力的角色,或者说很多生命活动根源于死亡恐惧。人性和死亡以某种微妙的形式联系着。人们只能通过阅读新闻,看电影电视来获得关于死亡的点点滴滴,现代社会事实上已经将人们和真实的死亡隔离开来。大多数人不用**便能得到他们的食物,**学也不断将人类的寿命推向百岁或更长。一般人多数情况下很少能够接触到真实的死亡。对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个抽象概念。这种在现代文明中生于死的分离将真实完整的生命(由生到死)隐藏起来,或者让你只有二手资料。这只能是人们不能真正的敬畏生命。很多goth们说goth代表了对最终无可避免的死亡的接受和对人类生命中的黑暗面的呈现。这并不以为着哥特们对死亡或者是黑暗的迷恋。哥特们是在再认黑暗和光明,生与死的平衡,而不是逃避否认。对于一些哥特们而言,这种对无可避免性的接受可以使他们更加感激欣赏生活并每日充实。vmo

大众文化则往往以性、**、作为调用人们消费**的诱饵,来刺激人的生理本能,发泄那些根深蒂固的施虐和受虐**。当人们如饥似渴地吞食这些诱饵时,也吞食了一种对世界的歪曲认识和心灵的**。

许多分析认为,**倾向(尤其是受虐倾向)与负罪感有关。弗洛伊德说:“在受虐幻想中,可以发现一种明显的内容,即负罪感。当事人假想他犯了某种罪过(犯罪性质是不确定的),必须用忍受痛苦和折磨的过程来赎罪。”弗洛伊德还说:“就我所知,在施虐倾向转变为受虐倾向的过程中,负罪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fred,1990,286)?

关于施虐狂的原因,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是本能的作用:性本能与残酷行径之间息息相关;施虐狂是死亡本能向体外的转化,是破坏力量与性力量的融合;这种攻击性内驱力在性心理发展的每一阶段均有表现,于是就出现了弗洛伊德创制的口欲期施虐欲、**门期施虐欲、性蕾期施虐等概念。心理-社会学派认为,施虐者可能在生活中遭受到挫折和欺凌,或遭受过异性的拒绝和侮辱,因而形成报复和反抗心理。施虐行为也有可能出自自卑感的补偿作用,即由于自己存在某些缺陷或家庭不完满,借对异性采取**,以发泄其性欲,并表现自己男性优越感。**是一种通过受到别人(异性)施予的痛苦和**而发泄其情欲并获得性满足的性变态。大多数具有施虐倾向的个体同时也具有受虐的愿望,专一的施虐者或受虐者是很少见的。同一个体既存在施虐行为,又存在受虐行为,在性活动中残暴地虐待性对象,同时又要求性对象残暴地虐待自己,可看作是同一性变态的两种不同表现,而受虐欲即是指向自身的施虐欲。
佚名
2024-06-16 06:11:3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