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伦掌乡谭姓家族历史

据族志记载,周武王大封功臣七十二国,其中就有一个叫谭国。国址在今山东章丘市龙山镇之城子崖。公元前684年,谭国为齐国所灭,谭国人逃亡它方,但谭国人从此都以国为姓。这便是谭姓开源,至今已有二千六百捌十多年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后来谭氏子孙从山东迁徙发展到河南,又从河南迁徙发展到全国各地(其中以广东,湖南为最多)。近代有些谭姓人迁徙发展到世界各地。笔者的祖先就是从河南迁湖南,又从湖南迁江西。公元962年,谭氏开姓第48代孙谭宏秩从江西虔州迁到广东。他被尊为谭姓人入粤的四大始祖之一。谭宏秩后裔也是两广乃至海外谭姓人最多的一个支派。后人在佛山,广州都建有谭宏秩宗祠让后裔祭拜(广州的谭氏宗祠在抗日时期被日飞机炸毁,佛山谭氏宗祠至今完好,是国家文物)。宏秩后的14代孙寿海居广东罗定,官至河南道御史。罗定的谭寿海墓是现在国家文物。寿海有三个儿子。长子谭晋,次谭升。长子,次子都生活在罗定故乡。三子知庆却自幼离开家乡,随父游学于河南及广西南宁,桂林。知庆后来在广西郁林府任官职。从官位退下来后于明景泰年间(约公元1450年左右)落户广西贵港市。从1450年至今已五百五十多年,从知庆始的后裔至今已在贵港市繁衍至二十七代,人口达5万多人。从古代一直到解放,族中一直有人在修谱,分布在各地的族人也有定期集中到知庆公墓前祭拜的传统习惯。祖训说如超过五代不修谱即被视为不孝。解放后及文革时期,由于被视为封建迷信而没有公开集体祭拜活动了,但仍有个别人坚持到知庆墓前祭拜。1978年,民间自发组织起了集体祭拜知庆公的活动。并有明智之士提出要着手整理各村的谭姓人族谱,统一编写全市人的谭姓族志。这一倡议得到德高望重的族人支持。于是贵港市谭氏宗亲会就这样初步形成了。
  宗亲会成员不辞劳苦地将各村流传的谭氏族谱都收上来了。这些族谱很古老,有些很土,很简陋。有些是土纸,纱纸,甚至是铅笔记的。有些是接到通知后才忽忽忙忙开始着手编写的。但这是家族向心力的表现,靠着这些乡村土族谱,宗亲会把在贵港本地27代的谭姓人的发展脉络基本理清了。但知庆的父亲寿海公在那,先辈宏秩公又在那?这在当时对外还接不上,还是一个谜。于是当时都已年过花甲退休在家的进廷,绍章,裕成三人自告奋勇担当起外出寻根的任务。他们先是打听到广西灵山桔子平谭宗秀保存有香港谭耀华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编的《谭氏志》一书,于是寻到谭宗秀家,说明贵港谭姓人外出寻根的诚意。天下谭姓一家亲,宗秀毫不犹豫地把这两本书借给他们拿回贵港。后来他们又联系到谭耀华本人,谭耀华也热心地赠送了上中下三大本族志给贵港谭氏宗亲会。根据对本地族谱及对《谭氏志》一书的研究,三人又到广东肇庆高要县,高明仓步绍马山,罗定出访。各地谭姓宗人都把他们看做远方的亲人贵客,热情接待他们。在罗定,当他们说知庆公是寿海的儿子时,罗定的宗亲鄂然。他们说几百年以来,他们就一直认为寿海只有两个儿子谭晋,谭升,族谱没记载有知庆这个儿子啊?会不会是你们弄错了?于是双方都拿出古老的族谱来对照,双方从宏秩到寿海公的记录资料基本都一样,这表明知庆肯定是寿海的后裔。但为什么贵港有“知庆的父亲是寿海”,而罗定却没有“寿海有儿子叫知庆”的记载呢?他们共同查看罗定方更古老的族谱。其中有一本记载着,“寿海儿子—凤儿(无所出)”字样。罗定方解释说,因为查不出凤儿有什么事迹及后裔记载,所以他们认为“凤儿”是虚设的,而没有重视这几个字。几百年来他们一直认为寿海只有两个儿子。贵港方提出,根据贵港族谱的记载,知庆肯定是寿海的后裔。会不会凤儿是知庆小时候的小名?凤儿长大后又自取正式的号“知庆”?但由于知庆自小离开家乡,随父游学河南,广西等地。后又在玉林,贵港当官。因此家乡对于他的情况知之甚少。更由于古代交通不便,物质经济条件受限,也许凤儿取名知庆后就没有与罗定家乡来往联系过。又或许是寿海那几代族人的懒散疏忽记载才造成罗定族人几百年来一直不知寿海还有一个外迁至广西贵港,已发展到五万多后裔的知庆?双方都同意这个分析。于是,几百年前的断代历史之谜在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的劳累奔波努力下才最终得以弄清。双方都非常兴奋,认为也许是祖宗显灵,让几百年没有往来的家族血亲关系终能接上。罗定方又提供给几位老人一份中山大学图书馆及湖南图书馆提供的,从谭氏开姓到宏秩公的前48代宗支图及从宏秩到寿海的14代宗支图。这样,从谭姓开源到现在89代的谭氏脉络基本都可以理清了。
佚名
2024-06-09 08:53: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4:44:36

    历史上的谭姓名人

    谭纶(1520-1577)字子理,号二华。宜黄人。杰出的军事家、抗倭名将,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少保。谭纶自幼饱览诗书,性格沉稳,有雄才大略。嘉靖二十二年(1543...

  • 佚名
    2024-06-09 01:46:32

    德国历史问题:二战后,德国的贵族,容克,典型的霍亨索伦家族的去向。

    他们仍活跃在德国的上层,只是不愿再提起自己的背景。德国的容克阶层实际上是德国的精英阶层。自从1704年普鲁士立国后,容克就开始形成,他们接受了高级教育,是德国实...

  • 佚名
    2024-06-09 17:55:19

    劳氏家族的历史来源

    劳(Láo 劳)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起源于汉代,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东面的海面上,有一个有名的风景胜地——崂山。崂山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劳...

  • 佚名
    2024-06-09 19:51:30

    历史上的谭姓名人

    谭 忠、谭善和、谭国玉、谭乃达、谭辅烈、谭子奇、谭铭勤、谭甫仁、谭植永、谭希林、谭冠三、谭家述、谭文邦、谭天哲、谭开云、谭友夫、谭知耕、谭华生、谭富吉、谭冬生、...

  • 佚名
    2024-06-09 10:40:56

    新鲜家族的历史是什么?

    【新鲜家族】成立于2005年初。由原重庆经济广播电台知名音乐节目主持人兼歌手赵滔主持的《新鲜音乐时间》之忠实听众组成。 “新鲜家族”由《新鲜音乐时间》听友会...

  • 佚名
    2024-06-09 00:22:23

    景颇排氏家族的历史

    景颇族称“姓”为“波桑”,含有类、种、姓的意义。也就是说景颇族历史上同种、同类之人,也即同姓之人,均有血缘关系,不得通婚。至今仍严格遵守这种“同姓不婚”的制度。...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章氏家族的历史是什么?

    具体如下:一、历史来源「章」源出 ;「章」出自「姜」姓。已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齐太公(姜尚)支孙封国于「鄣」(山东章丘县),公元前664年被齐国所灭...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荣氏家族的家族历史

    荣家的老家在无锡荣巷,位于无锡市西郊。其祖先种稻植桑,以忠厚传家,于明代正统初年从金陵迁来,形成上荣、中荣、下荣三个自然村,直到民国初年才正式建镇。现在的荣巷已...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家族历史400字

    今天的作业是写《家族故事》。我想,我生活在这样美好的家庭中,我的祖先也一定有十分辉煌的故事吧!我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我们家族的家谱在哪里?哪一位老人最伟大?”爸...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青海鲍氏家族的历史

    鲍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62位。[1] 鲍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九位,人口约有八十二万四千余,占全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