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滕王阁序中五个典故,要详细介绍。好的话一个典故10分

龙光射牛斗之墟:龙光,之宝剑的光辉。牛、斗,星宿名。墟、域,所在之处。据《晋书·张华传》,晋初,牛、斗二星之间常有紫气照射。张华请教精通天象的雷焕,雷焕称这是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张华命雷焕为丰城令寻剑,果然在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古属豫章郡)牢狱的地下,掘地四丈,得一石匣,内有龙泉、太阿二剑。后这对宝剑入水化为双龙。东南之美: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诗经-尔雅-释地》:“东南之美,有会稽之竹箭;西南之美,有华山之金石。”后用“东箭南金” 泛指各地的英雄才俊。紫电青霜:《古今注》:“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二曰紫电。”《西京杂记》:“高祖(刘邦)斩白蛇剑,刃上常带霜雪。”《春秋繁露》亦记其事。二难:指贤主、嘉宾难得。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王勃说“二难并”活用谢文,良辰、美景为时地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赏心、悦目为人事方面的条件,归为一类。日下:京城。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冯唐易老:冯唐在汉文帝、汉景帝时不被重用,汉武帝时被举荐,已是九十多岁。《史记·冯唐列传》:“(冯)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
佚名
2024-06-10 03:00:4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06:21:59

    求一个典故名字!

    烂柯的传说(1)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

  • 佚名
    2024-06-10 20:09:59

    滕王阁序中的经典故事

    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江西丰城人。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十五岁时来到今丰...

  • 佚名
    2024-06-10 20:55:40

    求一个典故名字!

    到乡翻似烂柯人晋代有个叫王质的樵夫,在山上砍柴,见有两童子下棋,于是站在旁边观看。棋局未终,手中的斧柄已经烂朽了,回到乡里,见到的人竟然全不认识他。一打听,原来...

  • 佚名
    2024-06-10 14:52:04

    《滕王阁序》“窜梁鸿於海曲”是什么典故

    东汉初年的隐士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今陕西咸阳西北)。他博学多才,家里虽穷,可是崇尚气节。东汉初,他曾进太学学习。结束在太学的学业后,就在皇家林苑—上林苑放...

  • 佚名
    2024-06-10 21:03:45

    用滕王阁序的典故写一篇作文

    人教版新编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收录了王勃的《滕王阁序》.这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这势必造成文字上的艰涩古奥,在理解上设置了重重障碍.所以...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滕王阁序有哪些典故 及典故出处

    典故如下: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这四个典故连用,隐喻作者命运坎坷、为沛王府修撰而受排斥打击和因作《檄英王鸡》文而被高宗...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滕王阁序5 6 段中有哪些典故?

    。“紫电”之典见《古今注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故宫有哪些景点?要详细介绍

    故宫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南为工作区,即外朝,北为生活区,即内廷。外朝内廷的所有建筑排列在中轴线上,东西对称,秩序井然。  外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主要有三...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古代经典爱情故事?要详细的。

    爱情,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古往今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千古绝唱。在中国古代流传着四大经典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白...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10个50字的典故

    难兄难弟:三国时魏国的陈纪(字元方)的儿子陈群(字长文),很有才能。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也很有辩才。有一天,长文和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才德,各不相让。就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