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三国时期起名字为什么二字为贵,三字为贱

纵观古代前史,明朝之前,古人的名字多为两字,几乎见不到三个字的。格外以三国时期为典型。《三国演义》其书,有名有姓的进场者算计1092人,姓氏220种(含复姓),但其间人物几乎清一色都是单名,取双名的如同只要吕伯奢、黄承彦等寥寥几人。

为啥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有两点因素。一是避讳礼制,先秦《礼记·曲礼》规矩,“二名不避讳”,意思和两个字的名有些剩余,多出一字可有可无。今后避讳准则日趋严密,删繁就简,单名逐渐成为干流;二是王莽改制,其上台后,为巩固政权,大搞复古,仿效商周,且由于其名也为单字,遂其下达禁止用双名的指令。由于单名说法有礼可循,后来也一贯沿用,双名逐渐被看作是底层和贱民的象征,鲜有人敢取。

其间也有一些新的改动,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喜爱在名字里面加一个“之”字,成为双字。如顾恺之、王羲之、王献之等。但仍然未撼动单名的主导地位。直到明朝朱元璋时期,三字名大规模地多起来,打破了两字名的主导地位。

当年,朱元璋有24房后代。考虑到随着后代繁衍,或许会名字重复,朱元璋所以亲自为后代们拟定了取名命字的准则和方法。他为24个儿子的后代世系,各拟定了20个字,每个字为一世。凡后代初生,由宗人府依据世次次第取双名,双名中的前一个字即太祖所取,后一个字则有必要是一个以五行做偏旁的字,五行则以“火、土、金、水、木”为次第。自此今后从皇帝到庶民无不遵从这一取名规矩。三字名初步大行其道!
古代或许人口基数小,即使取双字名也无法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今天中国人口数量激增,不只三字名许多,四字名、五字名都初步层出不穷、见怪不怪了。
佚名
2024-06-09 16:29:3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15:39:27

    为什么民国时期名字有诗意?

    为什么民国时期那些著名作家、学者的名字很有诗意?我个人认为,因为读者(包括我个人在内),很喜欢民国的文人雅士。虽然那时候是中国最动荡的时期,可是“乱世出佳人”呵...

  • 佚名
    2024-06-09 15:54:52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名字有些是两个字?

    不是有些是两个字,是大多都是两个字,也就是单名。这种取单字作名的习惯其实源自西汉末年王莽的一项改革:“去二名”。汉平帝元始二年,在刚出任大司马不久的王莽的推动下...

  • 佚名
    2024-06-09 01:42:47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字绝大多是都是单字的呢?

    这就要从‘名字’本义说起。‘名’与‘字’是两个概念,可理解为‘名’是表面,是标题;‘字’则是内涵,是深义。比如司马懿,字仲达;诸葛亮,字孔明;陆逊,字伯彦。由于...

  • 佚名
    2024-06-09 04:25:58

    你认为三国时期人物里面谁的名字起得好,为什么?

    三国里面名字好的有:关羽,这个名字相当于是大鹏展翅之势。赵云也是个好名字,仿佛在天空造云彩,都是高杰向上的意思。关羽字云长,就是指天空中的一长溜云彩。赵云字子龙...

  • 佚名
    2024-06-09 23:29:36

    为什么三国时代人物的姓名都是二个字?

    首先我们要清楚在古代,中国自周、秦以来就有崇尚单名的社会意识,如李斯、甘罗等,但也有二名存在,如吕不韦。而在古代,姓名和现代是有所不同的,在古代,姓名指的是姓和...

  • 佚名
    2024-06-09 13:35:45

    三国时期的人为什么名字都是两个字?

    据说好像是王莽那个年代规定的 最后发展成只有地位低下的人才有双名.(当然后来又不是了)《三国演义》里也有一些双名出现,不过大多数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马元义:张角...

  • 佚名
    2024-06-09 15:56:32

    三国时期为什么人的名字都是一个字呢?

    是那时流行撒就像现在我们喜欢给别个取别名绰号样的就是这个意思

  • 佚名
    2024-06-09 20:47:20

    为什么三国时期,人名普遍都是两个字

    这个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留下的后遗症.王莽(前45年~23年)字巨君,汉族,魏郡元城人,新朝的建立者,公元前8年—23年在位.话说,西汉末年,汉平帝驾崩,年仅两...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三国时期,单名为贵,双名为贱,为什么曹操的侄子却叫曹安民这种双字名

    呵呵,曹操没发迹前,爷爷是宦官,他父亲是夏侯家过继的,由此可见曹家以前并不是豪门望族,有点穷亲戚还是可能的。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字绝大多是都是单字的呢

    在西汉,单名复名并没什么太大约束,无所谓的,比如西汉霍去病、李广利都是复名。但是西汉末年情况开始发生改变,名字避讳制度越来越严格。这也是君主统治的需要,皇帝要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