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名字有些是两个字?

不是有些是两个字,是大多都是两个字,也就是单名。这种取单字作名的习惯其实源自西汉末年王莽的一项改革:“去二名”。汉平帝元始二年,在刚出任大司马不久的王莽的推动下,皇帝颁布了“去二名”的诏书,把自己的名字由两个字的“箕子”改为了“衎”:
诏曰:“皇帝二名,通于器物,今更名,合于古制。使太师光奉太牢告祠高庙。至于为什么要改,那就得从王莽这个狂热的儒家复古主义者说起,这人算是个儒家的原教旨拥趸,把儒经当作了法典一样,凡是里面所说的就想着照着执行。而在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里有这么一个说法:“讥二名。二名非礼也。意思是说,(姓以外的)名字里有两个字是不合乎礼法的。王莽便以此为据,由皇帝带头,“去二名”,从而让所有人都跟着改名,比如王莽有个孙子本来叫王会宗,便在此时改成了王宗。这人是真的很喜欢折腾。此后王莽虽然失败,但因为儒家并没有跌下神坛,儒家经学还是东汉的显学,因此这个“去二名”的习惯得以在知识分子群体里保留了下来,导致从东汉到三国时期,整个官吏和士人阶层在取名时一般会选择单字,所以我们在读《三国》的时候会发现,里面的人物除了姓以外,名字大多都是一个字的。(当然也有例外,以女子和底层百姓居多。三国之后遭逢乱世,“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各种制度与风俗尽皆崩坏,这个“去二名”的习惯也就慢慢地消失了。
佚名
2024-06-02 15:54:5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