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漯河的历史沿革_漯河的历史沿革简介

新石器时代早期,这里就已经有人类定居生息。
贾湖遗址发现的契刻符号,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将世界文字史向前推进了4000多年;出土的国宝七音骨笛将世界音乐文化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贾湖遗址的酿酒遗留物将世界造酒史向前推进了3000多年; 发掘出的碳化稻米及石磨盘、磨棒、石铲等实物,表明8000年前这里已最早有了人工栽培水稻。
春秋时期这里发生了举世闻名的召陵之盟;孔子亦曾在这里的化身台授徒讲学。
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字学家许慎诞生于此,他编纂的《说文解字》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的字典,被誉为“字学宗师”和“字圣”。曹丕篡汉的历史实证“受禅台”和“三绝碑”也屹立于此;早于赵州桥20年,被誉为“天下第一桥”的现存最早石拱桥——隋代小商桥也依然挺立。
南宋名将岳飞领导的郾城大捷也发生在这片土地。 商周时期,漯河小镇初见雏形。因滨临隐水(今沙河)故称隐阳城。
秦汉属召陵县管辖。
南北朝时期,隐阳城改称奇雒城。
隋朝,把汉代以来的行政区划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南颍川郡遂被取消。隋炀帝大业年间,将召陵县并入郾城县,奇雒城改名殷城,因它紧傍隐水,隐水又名殷水,城随水名。
元代,因沙澧河相汇处,河湾状似海螺,将上口镇更名为螺湾河镇。
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山东定陶进士乔迁任郾城知县,认为“螺”字用于地名不雅,遂改“螺”为“漯”。
清末,京汉铁路在这里修建车站,取名漯湾河车站,因名称字多,为便于书写和称呼,省略为漯河车站,漯湾河镇也随之称漯河镇,属郾城县。随着漯河经济的发展,牛行街牲畜贸易市场的扩大,以及漯河车站的升级,漯河知名度愈来愈高,漯河已为世人所公认。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国家文字改革委员会正式承认“漯”字的第二读音。
1948年7月,设立县级漯河市。
1949年1月,漯河市与郾城县合署办公。同年10月,漯河和郾城分设。
1960年6月郾城县并入漯河市。
1961年11月,漯河、郾城再次分设。
198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漯河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辖郾城、舞阳、临颍3个县和源汇区,总面积约2640平方公里。
2004年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由原来的郾城、临颍、舞阳、源汇区“三县一区”调整为郾城、源汇、召陵三区和临颍、舞阳二县。

佚名
2024-06-04 03:47: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4 05:35:10

    五华县的历史沿革

    五华县。据史书记载:西汉初,赵佗(河北真定人)为龙川县令,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赵佗一次为狩猎率行部到五华山下(即今华城北门外),恰巧高祖派遣汉使陆贾...

  • 佚名
    2024-06-04 21:55:48

    南雄的历史沿革

    南雄地域,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两汉为南野县,属豫章郡。东汉顺帝建康时属桂阳郡之曲江县。三国孙吴时南野县属庐陵郡,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南北...

  • 佚名
    2024-06-04 11:39:49

    深州的历史沿革

    春秋为鲜虞地,后属晋。战国初属魏,后并于赵。秦并天下后,为上谷、钜鹿2郡地。西汉初在今深县东南置下博县,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关195年)在今前磨头一带置桃县,均属...

  • 佚名
    2024-06-04 17:05:15

    李堡的历史沿革

    李堡作为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千年古镇,历史源远流长。清有“三贤镇”之称,清末民初为李堡市集。苏中“七战七捷”第四仗即在这里打响。李堡镇在唐朝以前为茫茫大海,唐朝初年...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科尔沁的历史沿革

    据史书记载, 成吉思汗称帝后,把蒙古国的全部土地和属民作为“忽必”份子分给诸弟和功臣时、哈萨尔分得今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流域呼仑贝尔大草原、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土...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云和县的历史沿革

    明景泰三年(1452),分丽水县之浮云、元和乡之半建县,取名云和县。 明嘉靖元年(1522年),开始在东仁坊和西成坊附近设置东西2个关门,东门称“宾炀”(亦名...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煮海的历史沿革

    是谁最先发明、采用海水滩晒制盐呢?正是无棣碣石山附近的盐民。据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 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佤族的历史沿革

    佤族是云南最古老民族之一,其先民最早居住在澜沧江西岸、怒江东岸的保山一带,因不服哀牢人(傣族先民)的统治,逐步向南迁徙至临沧、普洱及缅北的群山之中。公元前109...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东莞的历史沿革

    东莞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夏朝时,东莞属南交地。春秋战国时,属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岭南,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顺帝分番禺设立增城县,东莞于...

  • 佚名
    2024-06-04 08:00:00

    攸县的历史沿革

    攸县县城古称“梅城”。攸县自五代后梁时期县治就迁至今址。据传,当时有一名秀才赴考,由于他很喜欢梅花,便叫书僮带上一钵梅花,在县城过渡口时不慎将花钵打破,秀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