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名字中的“字”指的是“表字”,意思是“表德之字”,是古人成年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用于在与人交往时的相互敬称。1 表字的由来表字制度起源于商朝,盛行于周朝,流传到近代,仍然被许多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使用,如**字润之,胡适字适之等。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礼记·檀弓》中有提到,年青男女行了成年礼,代表正式踏入社会,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直呼其名显得不礼貌,于是便产生了表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2 表字的使用方法平辈之间
一般来说,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正常情况下是互称表字。拿上个月热播的剧集《陈情令》距离,两个主人公一个姓蓝名湛字忘机,一个姓魏名婴字无羡。二人一开始认识的时候互相称表字,什么“魏无羡”、“蓝忘机”,有了一番同生死共患难的经历后,彼此之间便是“蓝湛”、“魏婴”这般称呼,在剧中,也只有他们这么称呼彼此,可见二人关系之亲近。尊卑、上下之间
在人际交往中,古人的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下对上,卑对尊写信或呼唤时,可以称字,但绝对不能称名,尤其是君主或自己父母长辈的名,更是连提都不能提,否则就是“大不敬”或叫“大逆不道”,也由此衍生了“避讳”制度。自称
古人在写信或与人交流时,有自称其名的习惯,主要是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此外,在古代的不同时期,为了表示尊敬,出现了名和字连起来称呼的情况,此类称呼有以下两种情况:
先秦时期—先“字”后“名”。如:
叔梁纥(hé),孔子的父亲,“纥”是名;“叔梁”是字;姓为“子”。孟明视,百里奚的儿子,“视”是名;“孟明”是字;姓为“百里”。汉朝以后—先“名”后“字”。如:
“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场德进,东平刘桢公干…·”这是曹丕《典论·论文》中的一段话,提到“建安七子”名字连称,都是先名后字。3 怎么取表字前面说了,表字是古人成年后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从此出发,有以下几种取表字的方式:
并列式(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辅助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鸿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矛盾式(即表字和名意思相反)。如:
朱熹,字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扩充式(即表字与名意思相顺,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如: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延伸式(即表字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白意的延伸。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女性表字
说了那么多男性的表字,其实女性也有表字,不过因为史书上女子的出场频率不高,出现了也大多写某某氏,名字记载甚少,因此例子较少,如:
王嫱,字昭君。吕雉,字娥姁。4 常见的表字表字中加“子”字,表示对男子的尊称。如:
杜甫,字子美。曹植,字子建。表字中加排行字,表示排行。如:
三国时孙坚的四子—长子孙策,字伯符;次子孙权,字仲谋;孙翊排行老三,字叔弼;孙匡排行老四,字季佐。此外,也有只以排行作为字的。以上表字比较常见,但是与本名联系不大,最后的那个字如“策”、“权”、“思”、“长”、“美”等才是表字的主要成分。(图片来源网络)
佚名
2024-06-10 00:19:4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