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面筋的发展历史_面筋最早的是哪里出现的

最早由尼姑庵的一位师太发明的炸面筋。五里街口是大德桥,桥畔的尼姑庵。庵堂靠近惠山,环境清幽,四时善男信女不绝,逢佳节或菩萨诞辰,无锡城厢老太太常来此念佛坐夜,有时在庵里一住就是六七天。庵里有个烧饭师太,烧出来和素菜有些名气,她烧出来的菜就不一般,会翻名堂,味道又好。师太烧素斋,愦常用生麸当主料,红烧的,炒丝的,煮汤的,配上细货冬笋、香菇,道道菜肴引得素斋席上赞口不绝。经常来庵念佛人不断,闻名来吃顿素斋的居士不少,烧饭师太总是把生麸准备满满一小缸。
有回,原先约定来庵堂念佛坐夜的几十个乡下老太太,不知啥事情那天没来。好几桌斋素需要用的生麸,烧饭师太已准备好了,生麸是隔夜馊,一过夜就吃不得了。烧饭师太先是放些盐在生麸缸里,还是放心不下,怕缸里出毛病。她左思右想,试试开个油锅,把生麸煎一煎,免得发馊,明早仍可烧素斋派用场。油锅里油多了些,待油一滚,怕生麸煎不透,特地煎成一个个小块,手抓一把扔进油锅,铲刀翻了几翻。只见锅里一块块生麸膨胀成一个个金黄澄亮的空心圆球,在滚油里蹿下,用笊子捞起手指戳戳松脆、鼻头闻闻喷香、嘴里尝尝蛮鲜。众口赞好,给这油炸生麸空心圆子起名“油面筋”。
从这以后,尼姑庵里素斋就添了清炒面筋、酿面筋、面筋笋片、面筋汤,道道素菜,道道佳肴,日日只怕素斋桌数开得少,不愁吃客人不多。风声传出去,各处庵堂、寺院也都学起样来,素斋中增添油面筋花色。没多久,无锡城里开出一个个油面筋店铺。渍面筋进了千家万户,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成了日常饭菜。至于那些饭店、菜馆,厨师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烧出了好多道无锡的传统名菜。

佚名
2024-06-10 00:24: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0 18:43:45

    蓝牙技术的发展历史.

    蓝牙 蓝牙(Bluetooth),或称为蓝芽,是一种新式的无线传送协议,最初由爱立信创制,后来由蓝牙特别兴趣组订定技术标准。据说因为此技术尚在萌芽的阶段,故将B...

  • 佚名
    2024-06-10 00:15:54

    南门涮肉的发展历史

    15年前,马龙毅然放弃稳定工作,在崇文区一处偏僻位置但环境优雅的河边,与妻子开起了清真涮肉生意。这个宜人的河边小馆,便是南门涮肉前身——宏源清真涮肉馆。对于马...

  • 佚名
    2024-06-10 17:29:10

    垒球的发展与历史?

    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棒球运动演变而来。由于棒球运动需要的场地太大,雨雪天气时无法在室外活动,1887年在美国芝加哥,人们首先将棒球场缩小并移至室内进行,时称...

  • 佚名
    2024-06-10 15:48:49

    上海历史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缩影

  • 佚名
    2024-06-10 22:54:48

    亓姓的历史发展

    亓姓出自春秋时期诸侯国大夫亓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古代,“亓”、“丌”和“笄”是同一个字,同义通假。在史籍《姓氏寻源》中记载:“亓与笄同,掌笄官之后”。春...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徐姓的历史发展

    起源源流 1、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光伏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

    第一代、第二代光伏发电技术都是用半导体技术。第一代指的是晶体硅光伏发电,分为单晶硅和多晶硅,用得非常普遍,我们国家在这个市场占有很大份额。第二代指的是品种繁多的...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陈姓氏的历史发展

    陈姓氏的由来 相传,胡公满是三皇五帝之一的虞舜的后代。舜幼年丧母,继母不慈,常对他进行毒打和虐待,但他逆来顺受,反而更加孝敬父母。由于他好学孝友,闻名四海,至帝...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邱姓的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丘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如西汉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和丘俊 。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临淄 ,一说今山东昌乐 ),其支庶...

  • 佚名
    2024-06-10 08:00:00

    橡皮的发展历史

    1770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说:“我见到一种非常合适于擦去铅笔笔迹的物质。”当时,整个欧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体的橡胶粒来擦走笔迹,这种物质遂称为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