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广陵十八格的广陵十八格辨源

——读《灵霄阁谜话》札记
袁先寿
清光绪四年刊行的徐宾华《隐语鲭腴·序》云:“灯谜相传有广陵十八格。”可能这是“广陵十八格”有文字可稽的最早根据。到了民国,“广陵十八格”的说法有了进一步明确,韩英麟《增广隐格释例》云:“《韵鹤轩笔谈》载‘广陵十八格’。”指出“广陵十八格”的更早文字根据。近日在“海上谜谭”看到民初谢云声《灵霄阁谜话》亦云“《韵鹤轩笔谈》载有‘广陵十八格’。”而《文虎半月刊》十二期载戚饭牛《说文虎》文中曰:“明末……扬州马苍山创‘广陵十八格’。”不仅将“创造”谜格的“祖师爷”姓名、籍贯和所处时代交代清楚;而且把十八格格名也全部列出。可以说“广陵十八格”已经成为公认的谜格之源。建国后,有的谜书更进一步归纳为“《韵鹤轩笔谈》载,明末扬州马苍山创‘广陵十八格’。”也有说到“明朝扬州马苍山《韵鹤轩笔谈》中所谈的‘广陵十八格’。”后一说竟把《韵鹤轩笔谈》的作者定为明末扬州的马苍山。
在资料贫乏的条件下,不论要肯定还是否定上面所说的谜格之源都是很困难的,但是,《镜花缘》这本书一般还是可以看到:虽然现代有人写到明末已有“广陵十八格”,但是这本清代嘉道年代刊行的小说里竟然只有“广陵十二格”;近二百年过去,谜格不是如人们所说的迅速衍生,反而减少了三分之一,显然,这个说法必然在某一环节上有些问题;所以,不少谜书没有采用这一说法。我们编写《灯谜入门》时,定稿为“曾有扬州马苍山的所谓‘广陵十八格’之说”。以“所谓”示编者对此说尚有置疑;以“之说”明马苍山并非谜格的首创者,也没有创造过十八个具体谜格,而只可能是创造了“广陵十八格”这一提法。
《中华谜书集成》一到三册陆续出版后,先是《诗禅又序》所说的王荆公两格,到元僧本中峰的四格;再明《山阴羽客》的四体九格与无名氏十四格,除去重复六格,已达十七格之多。均早于明末。有力地否定了“广陵十八格”的谜格之源的地位。而徐兆玮《文虎琐谈》抄引了无名氏《韵鹤轩笔谈》卷下有关谜格部分,更为弄清“广陵十八格”的来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无名氏《韵鹤轩笔谈》卷下曰:
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此外,复有苏黄、谐声、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门、垂柳诸格。要不及会心格为最古。
这里只谈到“十八格”,而不是“广陵十八格”;而且格名只举了十三个。与戚氏所举格名也有较多不符。如果对照清许桂林《七嬉·冰天谜虎》所云:“近世论谜者谓有十八格。”文中先列曹娥、增损、苏黄、谐声、别字、皓首、粉底等七格,均举谜例,然后云:“复有正冠、正履、分心、素心、拆字、登楼、重门、垂柳、锦屏风、滑头禅诸名。要以会意格最为大雅。”只要将《冰天谜虎》十八格中的别字、拆字、登楼、锦屏风、滑头禅五格略去,会意改为会心;其他,不仅格名完全一样,排格次序也完全一样;甚至连语气也有些相似。从《韵鹤轩笔谈》在谈格以后,谈谜时所说:“近时,偶阅《七嬉》,见《冰天谜虎》中一百二十八谜,颇有思致。”这句话看,他在写此文前,是看了《冰天谜虎》的,所以,他所谓的“十八格”及所列十三格名可能是受到《冰天谜虎》“十八格”的影响。显然不是“广陵十八格”。 《灵霄阁谜话》(包括《增广隐格释例》)的说法,似可予否定。
《韵鹤轩笔谈》的作者究竟是何等样人呢?其具名是“无名氏”,似乎无迹可寻。但是在谈谜时提起了“余友僻耽”,恰巧在江更生兄为责任编辑的《评弹文化词典》“弹词演员陈遇乾”的条目中看到记有:“请嘉庆时僻耽山人《韵鹤轩笔记》曾记其人。”显然,所谓友人,却是作者本人。曾经查阅了道光元年香叶楼刊本《皆大欢喜》,包括《韵鹤轩杂著》和《韵鹤轩笔谈》各两卷,《韵鹤轩杂著》里载有《题〈镜花缘〉后》一文,《镜花缘》乃清代小说,《七嬉》作者许桂林也是清人,《韵鹤轩笔谈》不是明人作品当可断定。《韵鹤轩杂著》里较多谈的是吴俗、吴歌,有《书三善局事》一文云:“吾乡好善者创三善局于苏”下设立三堂,分别在盘门、阊门和胥门附近。而“江宁、扬州二府俱照例请建之。”虽然,《韵鹤轩笔谈》里僻耽有说“谁家没得时宪书乎?”没得似乎是扬州口音,但是也不能肯定唯扬州人才说“没得”。所以说作者不是扬州人士,而是苏州人还是有些根据的。
排除了《韵鹤轩笔谈》与“广陵十八格”的关系,再看看明末马苍山的“广陵十八格”。计有: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徐妃、卷帘、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双钩、钓鱼、含沙、锦屏、碎锦和回文等。综观谜格取名,自宋到明,由《诗禅又序》可知,均用四字。而在《诗禅序》和《诗禅后序》中,连同谜条里所注“推意格”,总数亦为十八格;其中,二字格,虽达十一个,但尚有三字格三个,四字格四个。与《诗禅又序》里所说的四字格相比,则少一些雅致,而多一些贴近。至明末张云龙《广社》,书中用到的十六个谜格里,有两格为一字,六格为二字,七格为三字,一格为四字。一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刊印的又一村居士《灯谜偶存》里还有“隔帘花影”这一四字格。而顾禄《清嘉录》二十四格还留三个三字格的尾巴。《冰天谜虎》十八格里也有两个三字格尾巴。以后,才将格名统一为两字。那么,早在明末的“广陵十八格”怎么会如此早的把十八个谜格划一成二字格?而且,与“广陵十八格”同为明末,同在扬州的《广社》十六个谜格,理当会有相互影响,可是,仅曹娥、包意两格相同,格名还不一致。再下推到百余年以后的扬州爱素生《竹西春社抄》的七格,亦仅两格相同。好似“广陵十八格”不是自扬州谜坛活动里总结出来的。将《中华谜书集成》第一册所收明代十八部谜书中,共三十七谜格与“广陵十八格”类比,也仅曹娥、包意、和卷帘三格相同,《诗禅》里有“寿星头”一格,惜无谜例,但望文生义,可能与“广陵十八格”中“寿星”相同,即使计入,也仅四格相符。总使人感到与当时谜坛,似处于两个时代。
古代谜语,因为一般都是口述,所以不论谜面还是谜底,谐音与否,不予考虑。即使到了明末,谐音也不予说明,如《广社》里“包意格”项下所载两条灯谜:“玉门山气连天远——关云长”和“八闽兰舸入汉阳——服周之冕”;前则为直扣,后则先扣福舟之沔,再谐音为底。但是并未注明任何谐音之格。清康熙六年咄咄夫《一夕话·雅谜》有谜云:“一个孩儿两个娘(鸟名)鸽子”;也没有标“寿星格”。一直到清代嘉庆年间又一村居士的《灯谜偶存》有多条谐音谜,如“赵五娘吃饭(年号一)靖康”,谜底谐音“净糠”以应谜面。也不注明“梨花格”。 至道光年间的《七嬉·冰天谜虎》中方谈及谐声、皓首、粉底等格。比所谓“广陵十八格”所处时代竟晚了近二百年。
“广陵十八格”中有分读类谜格:虾须、燕尾、比干和碎锦等四个(其中“比干格”后世有两种解释,也有理解为“折腰格”,属“减字类”格)。此类谜在谜书里出现较迟,清咸丰年间企社《龙山谜虎》载:“言(《西厢》一句)倒是一缄书”。书里未标谜格,但是,似乎只有将“倒”分读成“人到”,才能应面;当标上“虾须格”。又如“振振君子,归哉归哉!(戏名一)思饭”。底句当读如“思良人反”,如用格应该标“鼎足格”。 用对偶类格法的谜在咸丰年间刊出的《映雪山房谜语》中,已有出现。以后,聂聘山《还读书屋谜稿》也出现一些,但均不标“求凰格”,到清代光绪初出版的《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有“桃花女(曲牌,对格)柳叶儿”一谜。此谜尚未用“锦屏格”之名,显然,“对格”之“对”,尚属直觉命名;而“锦屏格”之名,已经谜人加工,多了一番曲折。同时,《十五家妙契同岑集》里,收了不少“求凰格”谜,但仍不标谜格。同样,“徐妃格”类型的谜,也是在清代中叶中才初具规模,如《灯谜偶存》载:“不揣其本,不喻于义,看来带些草包气——茉莉”。还像目前的废“徐妃格”谜。到光绪年间葛芝湄在《余生虎口虎·凡例》中,才提起“半妆格”。凡此种种,戚饭牛《说文虎》文中所说的“明末扬州马苍山创‘广陵十八格”,所列不少格名与其他谜书中同类谜格产生的时代严重不符。

佚名
2024-06-02 11:53:5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04:23:05

    十三陵的各陵名称

    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

  • 佚名
    2024-06-02 23:44:52

    十三陵中已对外开放的陵墓叫什么

    是定陵根据目前已解密的相关文件,当年发掘明皇陵的“请示报告”,根本就不是定陵,而是朱棣的长陵。据已公开的资料,发掘定陵当初其实并没有专门的文件,而是一份《关于发...

  • 佚名
    2024-06-02 05:20:04

    十三陵长陵是谁的墓

    十三陵长陵分别为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 (明世宗)、昭陵(明穆宗)...

  • 佚名
    2024-06-02 17:53:20

    古人说的广陵是不是又名扬州?

    你好,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等,目前广陵为扬州一个区。

  • 佚名
    2024-06-02 13:15:48

    请高手回答,明十三陵各陵名称的来源。比如,长陵为啥叫长陵,定陵为啥叫定陵?不要复制粘贴其他没用的。

    虽然我知道是名称都是各位帝王的陵号,但是也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么命名,是有家谱性质还是各有其意义。同求答案!

  • 佚名
    2024-06-02 12:39:21

    明十三陵有哪十三个陵(具体到皇帝的名字!)

    明长陵(朱棣)、 明定陵(朱翊钧)、 明昭陵(朱载垕)、 明永陵(朱厚熜)、明献陵(朱高炽)、 明庆陵(朱常洛)、 明茂陵(朱见深)、明康陵(朱厚照)、 明景陵...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明朝十六位皇帝,为什么陵墓却叫“十三陵?

    我们翻开明朝的历史,你就会发现,明朝其实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朝代,有从和尚乞丐到一朝君主的明太祖朱元璋,也有抢了自己的侄子皇位却又开创了盛世的永乐皇帝;也还有二十年...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琴曲目<<广陵散>>的历史

    很多人都以为是嵇康~其实不然~只是因为他的演奏<广陵散>技巧较高,所以人们就把嵇康和<广陵散>绑定在一起了. 现在所能下载到的<广陵散>是音乐...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格陵兰人的生活水平怎样

    格陵兰为丹麦的一个州。位于北美洲东北部,介于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面积217.56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五分之四的地区在北极圈内。人口5.6万,大多数...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隋炀帝杨广的陵墓在哪里?

    自秦始皇嬴政树立大一统的大秦帝国以来,史书长河已流淌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里,王朝不时更迭。据统计数据显现,从始天子嬴政到末代天子溥仪,中国史书上总计有超越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