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第一部把你看哭的电视剧或电影是什么名字?

这部电影是《摔跤吧,爸爸》。该影片早在去年5月就上映了,当时没有立即观看,因为我一向对外国的影片不是很感兴趣,就像我对外国的书一样,总是提不起阅读的兴趣。不是不好看,而是还没开始就在心底里已经别扭起来了。后来这部影片好评如潮,身边的小伙伴也都说很好看,我才有了一点想看的**,缓存下来,哪天一睹究竟。上个周六的晚上,终于确定打开看看了。一开始也没觉得有什么,可是看着看着就刹不住了,整个人完全沦陷,神经跟着主人翁一直紧绷着,**处泪流满面。看完了,丝毫没有困意,一直到凌晨3点,脑子像过山车一样不停回放影片里的人物情节,又联想到自己,辗转难眠。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一直也只是存在于懂的阶段。当有人把简单的道理付诸实践,并取得成功时,我们的心头会为之一热,告诉自己:你看,还是可以成功的,只要你想,并去做!这部影片是由真实**改编而成,讲述的是印度有一位父亲叫马哈维亚带领两个女儿练习摔跤并在国际运动会上获得金牌的故事。这其中的曲折和感动,只有看过的人才能体会。1、如果梦想之火一直没有熄灭,那就继续燃烧吧,哪怕换种方式。父亲马哈维尔年轻时是一名摔跤手,曾取得全国摔跤冠军。后来因为家庭原因,参加工作,没有继续摔跤。虽然日子一直还过得去,但他的心里从未忘记过摔跤,常常望着曾经的荣誉黯然伤神。他把完成梦想的希望寄托在尚未出生的儿子身上,可是他的妻子萨瓦诗接连生了四个女儿。在这期间,他们试了所有了解到的生男孩的方法,可是都没有成功。马哈维亚曾一度非常失望,郁郁寡欢,他觉得自己的梦想再也实现不了了,也许是命中注定吧,他有了放弃的念头。一次偶然的机会,马哈维尔发现了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天赋。这让他茅塞顿开,金牌不是只有儿子可以拿,女儿也可以啊,可以参加女子摔跤比赛。这就好比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马哈维亚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其实,在看到马哈维亚为摔跤的梦想郁郁寡欢的时候,我的心里也是深有感触的。因为每个人都有梦想,只是人各有志,每个人的梦想可能不一样而已。无论走过多少岁月,年少时的梦想总是如影随形,成了一块挥之不去的朱砂痣,尽管生活一切顺利,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这时,我们常常忘记了给梦想换种方式去追。如果像马哈维尔一样,给梦想转个弯,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2、如果通往成功的路上注定有讥讽和嘲笑,那么你唯一的应对就是奋力向前。吉塔和巴比塔在父亲的要求下开始练习摔跤,不再穿裙子,不再留长发,而是像男孩一样穿中裤,蓄短发。当她们每天清晨五点奔跑在路上时,迎来的是周围的人嘲笑的目光;当她们去参加比赛时,遭遇的是摔跤场拒绝和看笑话的人们;因为另类,她们在学校也没有朋友,显得不合群,甚至周围的人都认为马哈维亚疯了,是在折腾自己的女儿。可是马哈维亚面对周围人的嘲笑,没有退让和妥协,告诉女儿,不要管别人,继续训练。在他的坚持下,吉塔和巴比塔的摔跤技术越来越厉害。当她们成为全国摔跤冠军的时候,人们的目光开始逐渐改变,等到吉塔获得国际运动会金牌的时候,全村人的笑容都变了,开始变的真诚,开始以她们为荣,甚至把自己的女儿送去摔跤,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像吉塔和巴比塔一样为国争光。当你在低处时,如果你的梦想过于脱离现实,或者你的行为过于与众不同,就会迎来异样的眼光,他们会认为你是在瞎折腾。可是当你一如既往坚持下去,终而取得成绩的时候,他们又会给你送来鲜花和掌声。这就是现实。很多时候,你可能会抵不住外部的压力和嘲笑,从而不敢往前迈步,可是一旦迈过去了,就会觉得其实也没什么,而他们的嘲笑,也是你通往梦想之路上必经的一次洗礼。3、另一半的支持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有多重要?以前我总认为印度人是不漂亮的,因为我欣赏不来他们的美。可是看到吉塔和巴比塔,尤其是看到他们的母亲萨瓦诗的时候,我的眼前一亮。无疑,她是漂亮的。简直不能用漂亮来形容,是美,她长得很美,而且性情温柔,又柔中带着一股韧劲。更难得的是,在这部影片里,她虽是一个配角,但是她所起到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她的通情达理和支持就没有后来的奥运会冠军。整部影片里萨瓦诗出来的镜头并不多,第一次出来是马哈维亚望着从前的荣誉发呆,她了解马哈维亚内心的苦闷,跟他说:过去的就过去吧。无疑,她是一位体贴贤惠的好妻子。为了丈夫的梦想,她也希望自己可以生个儿子。当丈夫决定让两个女儿练习摔跤的时候,她有争执,因为她心疼女儿,怕她们会受伤,并告知丈夫不能把自己的梦想强加在女儿身上。可是,丈夫跟她说,请给他一年时间,如果不行,他就放弃。这时,萨瓦诗答应了,并说到做到,再也没有干涉马哈维尔对女儿的训练,哪怕是在遭遇周围的人嘲笑的时候,依然没有中途阻拦。夫妻教育观一致,对孩子的教育来说至关重要。现实中,有多少夫妻因为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合,而你争我吵。其实,我们应该像萨瓦诗学习,如果觉得对方的做法有道理,就给TA一次机会,支持他。其实萨瓦诗也心疼女儿,当父亲马哈维尔要剪掉两个女儿的头发的时候,她作为母亲,看着两个女儿苦苦哀求她,也是于心不忍。可是既然答应了丈夫,支持他的决定,就没有去阻拦。她也深深爱着女儿们,当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穿上纱裙的时候,她用慈爱的手抚**她们的脸庞,说:“我的女儿又回来了。她深深地爱着她们,为了将来,她选择了默默支持丈夫的决定,给他一年时间实施自己的计划。如果我们能像萨瓦诗一样,在孩子教育的问题上给予对方适当的支持,那在生活中该会少多少分歧和争执啊?4、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开始看这部影片的时候,可能会对马哈维尔这位父亲的做法不甚理解,甚至会觉得太残忍,就像他的妻子萨瓦诗说的“你不能把你的梦想强加在她们身上”。对此,吉塔和巴比塔也是不理解的,觉得父亲不爱她们,因为她们打了一个男孩,就对她们实行了一个如此残酷的惩罚。后来的一件事改变了她们的看法。吉塔和巴比塔跟着母亲去参加婚礼,玩得正开心时,父亲来了,摆着一副阴森森的脸,对她们没有练习摔跤而不满。而这,让吉塔和巴比塔非常苦恼。新娘跟她们差不多大,但是结婚当天并不开心,她说:以女儿身降生的一刻起,就注定与锅碗瓢盆为伍,终日操持家务,待到她二八年华,便要嫁为人妇,至少你们的父亲是把你们当作,自己的孩子,他为你们挡风遮雨,就是为了让你们能有自己的未来,自己的人生。说着,新娘泪流满面。吉塔和巴比塔听完,也恍然大悟,不免为曾经对付父亲而做下的荒唐事后悔。她们曾故意把父亲的闹钟调慢,故意假装训练结束,故意输给别人,已示自己并不适合摔跤。现在,她们为自己的行为深感愧疚,第二天父亲还没过来叫起床,她们就已经早早穿戴整齐出去训练了。父亲看着摔跤场上的她们,倍感欣慰。当父亲马哈维尔送吉塔去印度体育大学参加训练的时候,背着包袱,言辞谦卑地跟教练说,只要吉塔得到正确的指导,一定可以在国际赛场上夺得冠军。那种唯唯诺诺的神情,似乎在哀求教练一定要好好指导他的女儿。那一刻,没有平日训练的严苛,站在那里的,只是一位年龄几近半百的父亲。看了,不免心酸。这让我想起了自己不善言辞的父亲。中学的时候,好多同龄的女孩子都辍学了。父亲问我,要不要继续上学。我点点头。从此,父亲便再也没有问过类似的问题。我知道,在那个时候,上学这件事对于父亲来说,不阻拦已经就是天大的支持了。所以今天,我为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谢父亲。是父亲,给了我一个与同龄女孩不同的路。5、所有的技巧都抵不过意念二字
有时,我们觉得技巧是最重要的,总认为做什么事都有捷径,于是不遗余力地追着别人问“你是怎么做到的?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如果没有找到成功的技巧,就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一听有人在分享成功的窍门,就立即对以前的所得产生怀疑,去追随新的诀窍。就像吉塔,在印度体育大学遇到新的所谓的专业教练时,一心练习教练新教的摔跤技巧,并表示只要掌握了技巧,则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实际上呢,吉塔还是在赛场上接二连三失利。这个时候,她想起了父亲。按照父亲的理念练习摔跤,结果一步步走向胜利。在最后一场比赛,吉塔的对手是一个很厉害的选手,吉塔曾一度败在她的手下。当她问父亲该怎么破时,父亲说:“没有策略,唯一的策略就是看你自己,你不再是为自己而战,而是为了国家在战,为了所有的女同胞在战。吉塔在赛场上一开始表现的跟对手势均力敌,就在千钧一发时刻,吉塔终于扳倒对方,赢得胜利。其实这个时候,所有的策略和技巧,已经没有用了,因为你知道的,对手也知道。唯一的制胜点就是意念,以及意念所带来的爆发力。稍有怠慢,就会输掉比赛。不得不叹息意念的力量。就像之前看到的新闻,一个妈妈以平日所不能及的速度,跑过去接住了楼上掉下来的婴儿,后来证明那个速度就连运动员也是达不到的。而她本人,更是从来没有跑得那样快,以后也不会再跑得那样快。当时全凭一定要接住孩子的意念,她跑出了超常的速度。所以,当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或者不自信的时候,在心底里要有终会达到目标的意念。因为你没有想象中那样脆弱,也没有现实里那么不堪一击,偶尔的孤单无助,只是一时的无力。相信,这一切终会过去。
佚名
2024-06-07 07:57:3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