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卫国老臣石碏“大义灭亲”是什么典故?

为了国家纲纪,杀死自己的亲生儿子,为世人敬仰。

恃宠骄横的三皇子

故事发生在春秋初期的卫国。卫庄公先娶齐国公主庄姜为夫人。庄姜美貌,但没有生育,所以庄公又娶陈国女子厉妫为妃,不久便生下一子,取名“晋”。厉妫的妹妹戴妫陪嫁庄公,也早生一子,取名“完”。不幸姐妹俩生了儿子后相继去世。庄公便将晋完交由庄姜抚养,自己又宠幸上一个年轻的宫女,生下一子,取名“州吁”。

三个儿子渐渐长大。与两位老实本分的哥哥不同,州吁自小性格暴戾,喜欢骑马射箭,舞刀弄棒。庄公对他十分溺爱,他更恃宠骄横,为所欲为。大夫石碏劝庄公说:“臣听说爱护子孙的最好方法,是教育他懂得道义和行事做人的规范,太过宠爱,就会骄横,骄横必生祸患,请主公三思!”卫庄公听了不以为然,对石碏的劝告一笑置之。

石碏的儿子石厚偏偏是州吁的铁哥们,整天在一起飞鹰走狗,惊扰百姓。一天,他们又闯了祸,石碏将石厚鞭笞五十,反锁在家。石厚仗着有三公子撑腰,竟翻墙而出,干脆住到州吁家去了。

杀兄篡位

过了五年,庄公去世,太子完立为桓公,石碏也告老还乡。桓公对弟州吁的骄奢淫逸十分生气,常加呵斥,州吁一怒之下竞奔往他国。桓公十六年(公元前719年),天子周平王去世,周桓王继位登基。卫桓公要去洛邑参加吊唁仪式与登基典礼。州吁感到机会来了。经过一番策划,由石厚率领几百名敢死队员埋伏城外,待卫桓公一行刚出城门,州吁收聚的一批卫国的亡命之徒即蜂拥而上,发动突然袭击,将卫桓公杀死。州吁由此夺得君位。公子晋闻讯连夜逃奔邢国。

落入圈套

州吁品行不端,又弑兄夺位,无法得到大臣拥戴。为了慑服人心,他答应逃亡在外的郑庄公弟段的请求,发起卫、宋、陈、蔡联盟,发动讨郑战争,但人心依然不服。万不得已,只能让石厚去向父亲石碏请教。

石碏回答说:“人心不服,原因很多,但诸侯的名位正当与否,天子的册命是根本,州吁如能获得周桓王封赐,问题自然解决了。”

听了石厚的回报,州吁犯难了:天子原来册封的是卫桓公,自己弑兄夺位,如何向天子去说,石碏又提议说:“陈侯颇受天子信任,一向朝聘不缺,关系亲密。您如能亲自去陈国央求陈侯代向周天子通报,或许能解决册封问题。”

州吁闻言大喜,马上张罗玉帛礼品,准备择日亲自拜访陈国。石碏知道后,抢先修血书一封,派心腹连夜送往陈国。

卫桓公完与公子晋都是陈国女子所生,陈侯自然亲近完、晋,厌恶州吁,接到石碏的血书,正合心意,马上暗暗作好准备。这天,州吁和石厚来到陈国,陈侯令太庙相见。州吁、石厚上得殿来,只听一声令下,两厢甲士涌出,将州吁、石厚二人一举擒获。陈侯取出石碏血书当殿宣读,将二人分别拘押起来。

杀死自己的亲儿

石碏接到陈侯送来的信,马上分头通知各位大夫朝中相见。卫国百官听说老大夫相招,纷纷前来,开启陈侯书信一看,方知州吁、石厚已被拘禁于陈国,只等卫国大臣公议如何处决。暴君被除,百官自然高兴异常,一致认为州吁叛君谋命,罪在不赦;石厚仅是从犯,老大夫石碏定国有功,功过相抵,可免一死。石碏却说:“身为大臣者,自当以公正无私为先,石厚不死,如何警策后世乱臣贼子?老夫自当亲自处理,以无愧皇天后土、列祖列宗。”于是大伙公推右宰丑前往陈国诛杀州吁,石碏另派家臣杀了石厚。卫人又去邢国迎回公子晋,立为卫君,即宣公。

卫国老臣石碏,不能容忍儿子石厚参与州吁弑君夺位的罪行,派家臣赴陈国将其处死,真正实践了“大义灭亲”的壮举。他将名垂千古,为人们所敬仰!

佚名
2024-06-07 06:29:4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21:06:30

    三石一生是什么意思?有典故么

    首先我所了解的 三石一生是一位作家的笔名三石就是磊……他名字里德一个字第二弱弱的问一句lz会不会是打错字了……有一首歌曲叫三世一生

  • 佚名
    2024-06-07 08:42:24

    什么是借用典故

    其实完全可以从字面意思理解典故就是发生过经典的广为流传的故事借用就是在你的文章或者其他地方运用此故事,可以是借来表达某种特定情感,或者影射现实比如“怀旧空吟闻笛...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历史上大义灭亲的诗人是谁?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杀死哥哥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去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臣石厚商量办法。   石厚就去问的父亲—...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木雕的故事典故是什么?

    第一个是三国演义中的 空城计诸葛亮坐城头,空城对敌第二个是三国演义中的 三顾茅庐刘关张追诸葛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燕山剑老是什么意思?有典故吗?

    这个应该不算典故,因为不具备特殊含义,主要还是要结合作品整体立意和思想来理解才正确。但可以看出的是,燕山剑老,还是多指战争,因为燕山在军事中很有地位,古代与近代...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典故】中国古代为何把老虎叫大虫

    古代的人把所有动物都叫“虫”,无论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走的、爬的,或者是水中游的。鱼叫水虫,鸟叫羽虫,龟叫介虫。那些没有羽毛、鳞片和甲壳等遮盖东西的动物,则以裸虫...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义渠国什么时候灭亡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立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她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故宫遵义门出于何种典故

    故宫“遵义门”与“遵义市”渊源1.养心殿的“养心”二字语出《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2.养心殿的正门“遵义门”,“遵义”,二字语出《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石敢当的意思和典故是什么?

    石敢当 【拼音】:shí gǎn dāng 【解释】:旧时住宅正门如正对桥梁、巷口,常立一块小石牌,刻“石敢当”三字,以为可以降恶避邪,禁压不祥。 【出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春秋向国什么时候灭亡,是被莒国灭的吗

    清代顾栋高《大事表·春秋入国灭国论》却说:“莒人入向,而宣四年伐莒取向,则向已为莒邑,而隐二年向为莒灭明矣。”杨伯峻先生对《春秋左传》研究甚深,但也受清代文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