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太监弄的发展历史

苏州人有个说法叫“吃煞太监弄”,事实上,早先有“吃煞临顿路”一说,明清时期,阊门、胥门外是饮食业最集中之地,到后来石路地段遭日军轰炸,昔日名馆化成废墟,然而城内受损较小,尤以东半城为主。直到观前街拓宽,北局开发后,酒家饭店逐步“占领”太监弄一带,松鹤楼等老店纷纷翻建扩张,临顿路盛况便渐渐衰弱了。
据地方志记载,日伪时期,上海租界和四乡有不少人移居苏州,太监弄、北局及周边市面一时呈现畸形繁华。细数一遍,民国28年,到太监弄择址开业的有三和菜馆、味雅菜馆、上海老正兴、苏州老正兴、新新菜饭店、功德林素菜馆、大东粥店、大春楼面店及清真馆等,再加上熟食熏胴摊贩昼夜不绝,熏鱼、爆虾、猪耳朵、猪肠、马兰头等风味独具,而夜宵格外热闹。其实此前有人办过三六斋素菜馆,随后扬州一僧厨开办觉园素馆,不过仅维持一年半载。另外,璇宫菜馆、东吴菜馆、鸿兴馆粥店、江南饭店等也营业过一段时期。
老字号有过一段改名史。在文革开始后,菜馆业中的老字号全被砸掉,赋予革命色彩,如松鹤楼改成“东方红饭店”;菜肴受“大众化”思想影响,取消特色。不少网点一同撤并,菜馆业沦落到少有的低谷状态。直到1979年,老字号店名恢复,传统名菜重登大雅之堂,随后得月楼菜馆、王四酒家、京华菜馆、清香斋、五芳斋面馆等应运而生,朱栏青瓦、飞檐戗角,美食街换上了新衣,颇具浑然天成的江南建筑风貌。
然而,与酒楼建筑风格相媲美的是独一无二的特色佳肴,正是有了独到的“美食秘籍”,才能不断满足吃客们的口腹之欲,听到诸如“松鼠桂鱼”、“樱桃汁肉”、“叫化鸡”、“百花争艳”等名菜,已叫人垂涎欲滴。说起松鹤楼,这个老字号始创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前,乾隆四十五年,重修面业公所时,松鹤楼被列入其中。据历史考证,徐金源是最早的店主,在当时所经营的面点别具风味。到后来子承父业,可由于儿子徐培根从小追名逐利,无心经营,最后生意每况愈下,随后将其盘给张文炳,从此“和记松鹤楼”诞生了。张文炳推出了一系列个性化的经营理念,例如在进货方面,执行“三不进”原则,即不进鹅,不进鲤鱼,不进黑鱼。民国13年,为提高松鹤楼的声望和地位,他会同三家饭馆,联名向苏州总商会申请注册。后来松鹤楼经过翻建,店容焕然一新,成为地方名流宴请的大菜馆。改革开放后,店几经改造,面积扩展到3600多平方米,且内设松鹤、鸳鸯、迎宾共八大餐厅,共能容纳2000余人就餐。1994年,“松鹤楼”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之后又荣获“国家特级菜馆”美誉。
松鹤楼还带有一丝传奇色彩。有历史记载,清乾隆二十年,苏州旱灾,大小水井一一干枯,唯有松鹤楼后院内的那口“蟹脐井”甘露不断,才能普救民众。地方官遂请老道士探其原故,他察看地形后表示,“吴王阖闾令伍子胥建苏州城,似蟹形,此井在中心,通八路水源,因此甘露不断。”
今日太监弄,一家家餐厅、饭店鳞次栉比,就像把人带进了美食天堂。经过改造,太监弄变身为一条时尚街区,大部分老字号退居“二线”,而楼下却多了好几张洋面孔,为美食街增添了几分“年轻”生气。

佚名
2024-06-09 08:39:2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23:31:37

    姓名的发展历史

    先秦时期孩子3个月时由“父名之”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认为,名字最初是因夜晚相遇、辨识需要而产生的,故《说文解字》称,“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

  • 佚名
    2024-06-09 04:01:39

    面筋的发展历史

    最早由尼姑庵的一位师太发明的炸面筋。五里街口是大德桥,桥畔的尼姑庵。庵堂靠近惠山,环境清幽,四时善男信女不绝,逢佳节或菩萨诞辰,无锡城厢老太太常来此念佛坐夜,...

  • 佚名
    2024-06-09 18:43:45

    蓝牙技术的发展历史.

    蓝牙 蓝牙(Bluetooth),或称为蓝芽,是一种新式的无线传送协议,最初由爱立信创制,后来由蓝牙特别兴趣组订定技术标准。据说因为此技术尚在萌芽的阶段,故将B...

  • 佚名
    2024-06-09 17:29:10

    垒球的发展与历史?

    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是由棒球运动演变而来。由于棒球运动需要的场地太大,雨雪天气时无法在室外活动,1887年在美国芝加哥,人们首先将棒球场缩小并移至室内进行,时称...

  • 佚名
    2024-06-09 15:48:49

    上海历史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缩影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契丹文的发展历史

    契丹大字创制于公元920年,由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下令由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汉字创制的,应有三千余字。契丹文颁布以后,立刻在辽国境内使用。由于契丹境内的汉族都...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齐姓的历史发展

    1. 源于姜 姓,出自周 朝功臣姜太公子牙的封地齐 国,属于以国名为氏。齐氏家族发源于营丘(今山东淄博临淄)。齐国改君姓后,姜姓王族后裔子孙多有以国名为姓氏者...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肯德基的历史发展

    1939年,哈兰·山德士上校在肯塔基州Corbin市的餐厅内配制成含11种调料的炸鸡秘方1952年,哈兰·山德士上校创建原味炸鸡特许经营业务,肯德基的雏形开始1...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豆腐的历史和发展。

    豆腐为中国饮食文化中极富代表性的副食品。考古学的研究表明,它在中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文化中许多谚语、民谣、歇后语都与豆腐有关。豆腐在宋代就已在中国各地普及...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橡皮的发展历史

    1770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利说:“我见到一种非常合适于擦去铅笔笔迹的物质。”当时,整个欧洲均采用切成小立方体的橡胶粒来擦走笔迹,这种物质遂称为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