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四君子 岁寒三友的典故出处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中国人对于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自是达成共识。其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而兰之幽香我没有领略过,想必其香气自然是沁人心脾的美事。然其孤芳自赏的风喻,应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而竹,我小时常见。虽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至于竹香竹笑之属,我实不大了解。就是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倒让我深谙了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说到傲霜的菊花,当然要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哉其乐。然而,我想陶渊明所采的那菊,定不是花钱雇用花匠所植,而是普通的野菊罢了;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而已,自然是现代的赏菊家所不屑于顾的。
对于剪雪裁冰、耐寒傲冷的梅,我只见过一株。深黄的,磬口的,近乎晶莹剔透的,于老干嫩枝之间,开些小花;疏影潇洒,冷香四溢,煞是清韵高洁,让人有脱俗之念,生妻梅之心。此中情趣,自非是追名逐利之人所可深味,更不是那种不甘寂寞者所能领悟的。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成为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这虽然是自身的本性使然;但亦与历代的文人墨客、隐逸君子的赏识推崇不无关系。而四君子之名的来源,我以为大概是出于古代的贤人君子,每每以梅兰竹菊自况,而梅兰竹菊四者也足以被用之来美喻其高风亮节之故吧。基于这种内在的品德之喻,“四君子”之称,也确实恰如其分了。







岁寒三友

《论语.子罕》中记载了孔子说的一句名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就是说在恶劣环境下,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就像松柏般,在寒冬中依然屹立不摇。所以四季常青且坚毅耐寒的苍松绿柏,由此奠定了在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苍松则被列为岁寒三友之首。故一个真诚的君子,他的品德就当正直如松。
唐朝白居易《池上竹下作》诗曰︰「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诗中隐喻竹茎中空表示人要谦虚,竹节分明则表示人要有节操。而常年不凋,坚贞挺拔的竹子,常被文人们喻为象征君子的品格高风亮节。故君子当守节如竹。
    古人称颂梅有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自古以来,梅花的不畏寒冬,傲然卓立的高贵品格,深受文人雅士喜爱,故称君子当坚贞如梅。唐朝?櫱襌师《上堂开示颂》曰:「不是一番寒澈骨,怎得挴花扑鼻香?」另宋朝林逋(谥 和靖 先生),生性恬淡,隐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不娶,以植梅养鹤为乐,世称「梅妻鹤子」。林逋爱梅成痴,他写的咏梅诗《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神的描绘出梅花独有的风姿韵味。人们把「梅、兰、竹、菊」尊为四君子,而梅花排第一;将「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则是唯一并列的花类植物。所以,梅花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说备受推崇。
    坚忍不拔的苍松、直节中空的翠竹、傲雪凌霜的寒梅,三者都有终年不凋、刚毅、坚韧的高洁风格,因此被世人美称为「岁寒三友」,亦是人格高尚的象征。除此之外,「岁寒三友」的由来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是和北宋大文学家苏轼有关。
    据传北宋神宗时,苏轼仕途不如意,被贬至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县)。苏轼自己开垦了一大片荒地,这块荒地,被当地人唤为「东坡」,所以苏轼便自称别号为「 东坡 居士」。苏轼栽种稻、麦、桑等农作物,又在田边筑起一栋小屋,取名为「雪堂」。他在雪堂的四面墙上画满雪花,还在院子里遍植松、柏、竹、梅等花木。
    有一天,黄州知州 徐 君猷特地到雪堂来探望苏轼。他一见雪堂周遭荒凉寂寥,就打趣的问他日常起居,满眼所见都是白雪,又人迹罕至,不会太冷清、寂寞吗?没想到,苏东坡指着院内枝叶扶疏的花木,开朗的大笑说︰「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意思是说,风声沥沥,泉水淙淙就是两部最优美的乐章,而四季常青的松树、枝干挺拔的绿竹、冷艳报春的冬梅就是严冬相伴的三位好友。 
   徐君猷见苏轼虽身处逆境,犹能以「松、竹、梅」自勉,还保有正直坦荡的高尚品德。从此之后,便对他更加的敬重和照顾了。
   于是,后人便把松、竹、梅合称为「岁寒三友」,取其坚贞高洁的品格节操,并将其视为生命力旺盛、源源不绝的吉祥象征。

佚名
2024-06-06 15:00:4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