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请教一则关于论语的典故

应该说的是参也鲁的曾参吧,曾参传子思,子思传孟子,所以他们这一脉就成为了后世儒学的正宗。儒学有非常强烈的经世济民的指向,但儒学发生于传统中国的精耕小农熟人社会,而当代中国是高流动性、强调个人价值的市场经济,所以儒学中用的部分都己基本失效了,再来讨论谁是儒家正宗毫无意义。所谓的夫子之后,儒一分为八,其实很正常。儒学的核心是仁,但夫子说仁每次都不同,这本身就说明仁的博大精深,每个人的天资、阅历、现状不同,则其体会到的仁、所需要践行的仁也自然不同。所以,对夫子所传仁道的理解各不相同是很自然的事情,大家求同存异就好了。
佚名
2024-05-31 21:51:0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5-31 07:17:47

    关于论语的故事 带名字

    论语》开篇第一句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看来,孔子把朋友是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圣人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

  • 佚名
    2024-05-31 09:42:13

    论语或者典故起名,求助

    王鉴洛 或 王鉴泺  《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古语的谏,一般指忧国忧民的臣子对君王的规劝、建议,在今天难得应用,但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以铜为鉴...

  • 佚名
    2024-05-31 09:04:44

    求一个论语里的典故

    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安釐王说:“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

  • 佚名
    2024-05-31 04:45:16

    孔子论语的典故

    过犹不及”即中庸思想的具体说明。《中庸》说,过犹不及为中。“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执其两...

  • 佚名
    2024-05-31 12:10:59

    关于菜的典故

    鱼香肉丝的来历 中国有八大菜系,它们分别是川、粤、闽、苏、浙、湘、徽、鲁菜,鱼香肉丝来源于川菜。 鱼香肉丝的来历。相传很久以前在四川有一户生意人家,他们家...

  • 佚名
    2024-05-31 11:42:21

    关于友谊的名言成语典故

    青梅竹马qīng méi zhú mǎ[释义] 青梅:青的梅子;竹马:指小孩将竹竿骑在裆下做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语...

  • 佚名
    2024-05-31 16:44:03

    关于凤凰的传说、典故或者语句

    1.凤凰于飞,翙翙其羽。——《诗经》2.凤鸣于岐。3.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和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关于酒的典故

    欢伯:因为酒能消忧解愁,能给人们带来欢乐,所以就被称之为欢伯。这个别号最早出在汉代焦延寿的《易林·坎之兑》,他说,“酒为欢伯,除忧来乐”。其后,许多人便以此为典...

  • 佚名
    2024-05-31 08:00:00

    关于友谊的成语典故寓言3篇

    高山流水 春秋战国时,晋国上大夫(很高的一个官职)俞瑞字伯牙,有一珍贵的五弦琴。乘船中秋游览江山之时弹起,琴弦忽然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后发现是有人在岸上听琴。于...

  • 佚名
    2024-05-31 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