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鲁氏家谱_湖南桃源鲁氏家谱

一、 姓氏源流鲁氏的得姓,在众多的古籍中均有记载,其得姓始祖是周公旦的儿子伯禽。
鲁姓出自于姬姓。周武王的弟弟旦有封地在周,称为周公。周公当初被封在东方的鲁国,但是他要留在周都辅佐周王,就派儿子伯禽去鲁国。伯禽到了鲁国以后,继续征伐周周围的淮夷、徐夷两地,使鲁国成为当时的东方大国。据说伯禽和姜太公同时前往封国,太公花了五个月就把齐国整顿就绪回报周公,周公惊讶地问:"怎么这么快呀?"太公说:"我简化了君臣的礼节,依从当地人的风俗,所以很快就使齐国的民心安定了。"伯禽却过了三年才向周公回报,周公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来,他说:"我改变当地人的习俗,制定了新的礼节,教会他们守三年之丧,所以来得晚。"周公叹息说:"鲁国将来必定要向齐国称臣了。为政繁琐,百姓就不会亲近;为政简易,百姓才愿意归附啊!" 周公死后,其子伯禽先前已受册封,是为鲁公。鲁公伯禽初受封到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鲁国从周公开始,到顷公一共传了三十多代,由于鲁国固守周的旧制度,春秋以后果然逐渐衰落了。到了战国时,鲁国被楚国的考烈王灭掉。被迫迁居下邑(指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其公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鲁了。
二、 迁徙分布起初鲁氏多分布在山东省。当时的鲁国,拥有非常广大的封地,包括现在山东省济阳县东南,到江苏省沛县,安徽省泗县的一带。早期的鲁姓人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到了战国时期,鲁国被楚国灭掉。被迫迁居下邑(国都以外的所属城邑),鲁姓人士也就逐渐向其他地区繁衍。今出现在浙江绍兴等地。
三、 郡望堂号 有史书记载的鲁氏的郡望堂号较少。后汉设置了扶风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这个网站是 鲁氏宗祠 哈哈 去看看应该有你要的 没准还能找到你呢 啊哈哈哈
佚名
2024-06-16 12:07: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16 21:10:27

    家谱原因起名,李鲁(?)

    根据宝宝出生时间,排出八字,确定喜用五行用字,根据姓氏搭配吉利组合,再确定名字。符合宝宝命理的名字才是好名字。起名步骤:1、分析生辰八字命主五行、格局,找出用神...

  • 佚名
    2024-06-16 10:45:10

    白氏家谱

    这是我在百度找到的几个可以查家谱的网站,你自己找找吧 http://w/html/zjjp/323.html http:///gb2312/chinese/in...

  • 佚名
    2024-06-16 14:15:20

    卿氏家谱

    卿姓起源: 在中国上古时代,有一位庶民,无姓无氏,自幼聪明过人,长大后多才多艺的人,能平叶协风,以成乐而生物,且善于制乐器,引凤凰翔集,以此功德,黄帝就...

  • 佚名
    2024-06-16 07:40:38

    周氏家谱

    益阳大泉周氏: 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 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的字辈谱是: ...

  • 佚名
    2024-06-16 00:19:35

    宋氏家谱

    原发布者:minibatman1999 宋氏家谱,宋姓族谱,明朝至今近600年中宋姓人口由54万激增到近972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东、四川、河南、河北四...

  • 佚名
    2024-06-16 04:51:53

    李氏家谱

    下面李氏字辈谱中均含“亚”字辈,由你选吧:1、……亚,诗书礼重美……2、……亚林长旺,奇咏定杭松……3、……亚,恭恩季子清秀德……4、……亚泰延起,旭泽浩英良…...

  • 佚名
    2024-06-16 05:07:38

    鲁氏家谱是怎样排行的?

    鲁氏支字辈有:“忠厚继昌诗书传家远纪先登德化天地国光祥”;“孝崇正学,忠信昭睦”;重庆璧山鲁氏辈份谱:“文思正大光明显 永世荣华富贵兴”; 重庆及四川部分地区鲁...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李氏家谱,是李氏的家谱

    湖北省石首华容“百官堂”五世祖李永思首撰族谱时编了二十派:金水木火土,谦良本性同,中和承祖德,豫顺必兴隆。在一九四八年,第八届续谱时又增编了二十派:有美循先绪,...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邱氏家谱:谱例

    邱氏源流: 炎帝是邱氏远祖,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号烈山氏,又称神农氏,为姜水(今岐水)一带的部落首领。 姜尚是炎帝的后代,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又称姜太...

  • 佚名
    2024-06-16 08:00:00

    徐氏家谱'.

    《泾川徐氏宗谱》中的“修谱十(生月)十乐”文:一不宜语言造次,妄议大典;二不宜学识不广,担当重任;三不宜耗糜公费,优游以待;四不宜漫施笔墨,僭列笔端;五不宜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