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这个问题就是个“逗比”,聪明的网友发现两件事特别像:明代藩府宗室的姓名用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里的元素名称。比如“镭”“铑”等等(好多字打不出来,需要造,就不多举例了)。元素表里的字有两大特征:一是字多非常,不是常见字;二是字多带“金”,金字偏旁的字特别多。这恰恰也与明代宗室成员的名字有点像(只能说有点像)!于是有人搞了一个皇子与元素表同名的怪,实为逗趣,不料颇有答主,对此十分义愤。不必要嘛!笑点太高不行的。我不懂化学(所有知识积累均来自中学,跟大家一样,早忘的一干二净,十分彻底),但细看元素周期表,不难发现,带金字旁的字最多,其他气字旁、石字旁的,也有一些。可见自然环境里,“金”(金属)最常见的,另外还有一些“石头”“气体”类的物质。这让我想到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古人对大自然五种基本元素的高度归纳。除了中国人的五行,印度人也有“四大”:地火水风;希腊人有“四原质”:水火土气。相对于化学元素周期表,偏旁只有金、石、气,“元素”最少!这么一比较,是否更加有趣。我不懂化学,讲到这里赶紧都收住,更不可妄下结论,不然就要露拙了。(五行运行分“相生”与“相克”两种/皇帝不称朕)
不管是不是中国人讲的“五行”,在对自然的归纳上还不够最“精炼”,至少从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构建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人凡事都讲五行。一个与本题有关的例子,就是朱元璋在规定后代姓名用字时,除了第一个字固定用“派儿”,第二个字则依五行(火土金水木)循环之法取固定偏旁的字。以第四子燕王朱棣(明成祖)一系为例,其子孙名字为:
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佑樘(木)—至此五行第一轮循环完,显系依“五行相生”的规律(如果是“相克”,五行顺序就要变了)。下面开始新一轮循环:
朱厚照祝、朱厚熜(四点水就是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不多不少,两轮循环完成,明朝灭亡。从燕王一系的名字,可见明朝宗室取名的一般规律,就是名字的第一个字,即“派儿”,是依辈分不变的,变化的,是第两个字,但又规定了以“五行相生”的规律,选用带火土金水木偏旁的字。这就有很大的限制了。自然界的基本元素非常有限,可大明的皇子皇孙们,却在近三百年里繁衍无尽,到明朝灭亡时,其人数可能达到几十万之众。女性不要紧,男子取名就有大问题了。明代,宗室成员的名字不是由爸爸妈妈给取的,而是实行“请名”制。即某藩府新生子孙达到一定人数,就由亲王集中奏报到北京,请朝廷颁赐名字。这事由礼部负责。礼部时常为赐名犯难,固定偏旁的字毕竟有限,可宗室繁衍人数众多,字不够用啊!怎么办?办法总比困难多。礼部想出的办法,就是造字。反正只要偏旁部首无误,另外半边随便凑一下就行了,形成许多新字。礼部这么做,不必担心造成社会上汉字用字的混乱,反正也就是远方的某个宗室用一下,他人一死,这字也就消亡了。我们今天还能遇到这些怪字,主要因为某个名字少见的宗室因为某事被史书(最多的是《明实录》)记录下来了。古代的书多是抄写,遇到疑难字不要紧,当然今天更不要紧,但碰见了,就必须“造”。word或WPS里的造字功能,其实就是部首偏旁配字。没想到,在网络时代,元素周期表里的怪字和明代宗室成员的怪名字来了个撞脸(实际上撞得很有限,就是一个“金”字旁),一撞撞出个有趣的历史话题。说历史,当求真,但心态和面孔却不可板起来。(皇帝不称朕答题)
佚名
2024-05-31 00:00:5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