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客家人的祖先名字?

客家简介
“客家”是汉族民系中重要的一支名称。这支称为“客家”的民系,是南迁汉人,在唐末至明中叶聚集于闽、粤、赣连结地区,经过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成的,具有有别于汉族其他民系的独特的方言、文化和特性的一个汉族民系。它以汉人为主体,同时包合经融合有“客化”的畲瑶等少数民族,但是这支民系不是纯汉族血统,其文化也不是纯中原汉文化,所以作为一个群体,其成员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征的不同民族的成员。因此,“客家”是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但并非种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客家民系迁徙与形成
客家先民是中原人士,客家人在历史上曾经历五次迁移运动,其中第一期是孕育期,第二、三期是形成期,第四、五期是向海内外播散期。客家人迁徙运动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因王权变更、农民起义或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引发的北方汉民南移运动。第一次大迁徙—西晋末年,于永康元年引发了“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这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遂形成以衣冠土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潮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山区。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413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这时,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
第二次大迁徙—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他们互相攻略、纵兵残民,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唯有赣南、闽西南和广东东北“比较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而上,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根据客家族谱记载,这时期的移民,避居福建宁化石壁洞者也不少。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唐后的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
第三次大迁徙—即客家民系形成中的大迁徙。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奥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奥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 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
第四次大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起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客家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于康熙年间发起“移湖广、填四川”和移**动。于是,由中原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第五次大迁徙—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到海外去谋生,客家人向海外迁徙。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骟、招雇的“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 方就有客家 人”:
佚名
2024-06-01 23:26:3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1 20:43:39

    老冯家的祖先是谁?

    冯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昌之后。据《元和姓纂》、《后汉书》等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为大夫,当时晋献公陆续功灭了许多小国...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易家的老祖先是谁人

    始祖  中山王尚公。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  古代帝王把国家视为一姓之家业,故称改朝换代为“易姓”。《史记·封禅书》:“其后百有余年,而孔...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娄家的祖先是谁

    娄(Lóu)姓源出有:【源流一】源于姒姓,出自大禹后代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周武王姬发灭商纣后,就开始寻找大禹的后裔。直到周成王姬诵开始追封先贤古帝后裔时...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人类的祖先是谁?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千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被人类...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人类的祖先是谁?

    人类祖先在人类祖先起源的问题上,有两个概念,人科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学术界目前并无太大争议。对...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张家的祖先是谁

    源自于黄帝之子少昊青阳氏之孙的挥公。因发明弓箭司弓矢之长(正),而赐姓挥公姓张于青阳(今河北清河)。话说百度上都有啊!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于家祖先是谁

    于(Yú)姓来源:1、出自姬姓,为周武王姬发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克商后,大举分封诸侯,其第二个儿子邘叔被封在邘国。...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魏家的祖先是谁?

    姓魏的祖宗是魏毕万魏姓才华杰出 功名显赫光彩 读过《史记》的人,一定会对书中那些姓魏的杰出人物,印象深刻。姓魏的人,在漫长的春秋和魏国时代,一直都是举足轻重的出...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尤家的祖先是谁,祖籍在哪里?

    这个问题涉及到尤这个姓氏的起源,有关的解释如下:  一、这个姓氏的起源:  尤姓来源  沈叶尤三氏均为季载后裔,叶氏尤氏均为沈氏分支。季载(文王第10子)读音相...

  • 佚名
    2024-06-01 08:00:00

    他氏家族的祖先

    他氏后人,系元太祖成吉思汗——拖雷——元世祖忽必烈的直系后裔。公元1253年忽必烈受蒙哥汗之命南征吐蕃、大理,旨在迂回包抄南宋,最终夺取天下。建立多民族统一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