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何明朝皇子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相像?

在我国古代很多平民是没有文化,取名字都很随意,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的《雍正王朝》里面有个大内侍卫的名字叫做张五哥。在历史上很多文化程度不高却有生活智慧的平民取名字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说根据自己出生的日期或者父母年龄相加的数字就是一种取名习惯。比如说,朱元璋的祖父叫做朱初一,就是初一这天生的,朱初一的二儿子叫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爹。朱元璋是八月初八生,所以叫朱重八。在古代一个人如果飞黄腾达了,他原来的名字是不适合的,所以朱元璋不仅改了自己的名字,还将他父亲的名字改成了朱世珍。根据出生日期取名字的这种习惯慢慢的就成了一个常态,包括现在有很多人的名字,也是根据自己的出生日期来取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自然对自己先祖的名字和取名的方式很不满意。为了让明朝皇室的子子孙孙的名字系统有序,又高大上,朱元璋亲自为自己的后代们设置了一个群名字的系统。他将自己的每一个儿子的后代都设置了一个“派语”,每一代“派语”总共20个字,意思就是由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老子派给每一个子孙后代的。我们以皇太子朱标和后来登基的皇四子燕王朱棣为例子来说一说,朱元璋的取名系统:
太子朱标一代:允文遵祖训 饮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 师良善用晟燕王朱棣一代:高瞻祁见佑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这些字都是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的儿子孙子们名字的第2个字,比如说朱标儿子朱允炆,用了允;朱棣的儿子朱高炽,朱高煦用了高。第2个字有了那第3个字怎么办呢?朱元璋从汉代大儒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找到了知识点,董仲舒在这本书中用“五行”来描述春秋大一统。这也正好的符合了朱元璋经历了元末乱世最后一统天下的经历。但是明朝皇子取名的顺序并不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金木水火土”而是“木火土金水”。因为在这本书中这样讲道:
木,五行之始也;水,五行之终也;土,五行之中也。此其天次之序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此其父子也。所以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与父子关系相符,也与朱元璋大一统的经历与相吻合,所以子孙的第3个字就以含有“木火土金水”这5个汉字为主,所以朱元璋给自己所有的儿子取名都是木字旁。接下来我们就以燕王朱棣这一派系为例子来看看,因为“靖难之役”以后,朱棣登上了皇位,成为永乐大帝,他的后代也都是皇帝,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明朝皇帝:
朱棣(木)—朱高炽(火)—朱瞻基(土)—朱祁镇、朱祁钰(金)—朱见深(水)—朱佑樘(木)—朱厚照、朱厚熜(火)—朱载垕(土)—朱翊钧(金)—朱常洛(水)—朱由校、朱由检(木,明亡)
始于木,亡于木,或许天命所归。那么为什么说明朝皇室子孙后代的名字和元素周期表一样呢?因为朱元璋有26个儿子,他们的子孙后代更是无穷无尽,所以取名字取到最后就发现没有了字可用,所以就会找一些生僻字,甚至造一些字。比如朱元璋三世孙朱祁锳,六世孙朱厚烷,九世孙朱慎镭。还有其他各种朱翊锡,朱恩钾等等,是不是有种立刻想背“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的冲动。其实这些都是巧合,清朝末年著名的化学家徐寿根据英国的一本教科书翻译了《化学鉴原》一书,据说这本书化学知识难度和现在高中化学一年级难度相当。徐寿以自己的独特智慧创造了化学元素的命名方法,就是根据化学元素的性质确定偏旁部首,再根据其因为的第一个音节找汉语中的近似字,合在一起就是该元素的名字。比如金属元素锌,用“金”字旁,英文zinc,它的第一个音节读音近似“辛”,“锌”就诞生了。再举一个铝,英文aluminum,英文里边明显就有“吕”的读音。这种命名方式一直到今天还在沿用。化学元素周期表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各种化学元素根据原子序数排列,被后世不断完善。汉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这些化学元素很多都是徐寿第一个翻译并沿用下来或者根据他的方法将新发现元素选择或者创造汉字加上去的。综上所述,朱元璋取名的方式,和徐寿给化学元素命名的方式,其实采用的都是同种方法,自然就有重合的地方。所以明朝的皇子的名字才有些看起来就像化学元素周期表一样。文/红雨说历史
佚名
2024-06-09 16:03:20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