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古代诗人名字里带“牧”字的有谁?

就这么多了吧。【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官至赵国相,大将军衔,受封赵国武安君。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赵国在公元前309年赵武灵王时期,下令国中“胡服骑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军事力量逐渐强大。但是,到了惠文王、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落军事力量逐步恢复强大起来,并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便派李牧带兵独当北部戍边之责。李牧常年驻守北部代郡、雁门郡(今山西代县西北)边境地区防御匈奴。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军队的战斗力,有效地防备了匈奴的侵扰,赢得士兵们的爱戴。他的措施是:首先,任用自己认为能干的人为官,同时把收来的货物,税款掌握在自己的驻军公署,充当士卒的日常开销。其次,每日宰杀数头牛采犒赏将士,优待士兵。第三,加紧练习骑马射箭,重视警报系统,增设侦察人员。在军事上,严明法规:“匈奴□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史记·李牧列传》)。所以匈奴每次入侵,严密的警报系统发挥威力,士兵迅速退回营垒固守,不敢擅自出战。使匈奴掳掠无所得,赵国军队却因此保存了实力,多年来在人员、物资上没有多少损失,为以后的伺机反击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匈奴人却认为李牧这是胆怯,就连赵国边境上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军是胆小害怕。赵王因此而责备了李牧。但李牧依然如,我行我素。终于激怒了赵王,把他召回,另派将领替代他。新任将领到职一年多,每当匈奴兵来犯,他都命令部队出战,往往受挫失利,损失伤亡惨重。使边境地区不能按时耕种、放牧。于是赵王又请李牧复出,李牧闭门不出,坚持说自己有病,赵王一再恳请,李牧提出:“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史记·李牧列传》)。赵王答应了他。李牧再次到边境后,仍按原来的规约行事。几年当中,匈奴来犯一无所获,但始终认为李牧胆怯不敢出战。戍边的将士日日受到犒赏而不被使用,因此,都请求愿与匈奴决一死战。李牧看准了时机,准备经过挑选的兵车一千三百辆,精选的战马一万三千匹。获赏百金的勇士五万人,优秀射手十万人,全部组织起来加以训练。并大纵牲畜,让人民满山遍野地放牧。匈奴见此情景,先是派遣小股兵力入侵。接战后,李牧佯败,丢下几千人给匈奴。单于闻之,率大军入侵赵地,李牧则出奇兵,以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十余万人。接着又乘胜灭檐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远远逃走。其后十多年,赵国北边稳固,匈奴不敢接近赵国边境的城邑。李牧也因此成为继廉颇、赵奢之后赵国的最重要的将领。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李牧到朝中任职,约在前246年以后。他曾因国事需要调回朝中,以相国身份出使秦国,定立盟约,使秦国归还了赵国之质子。两年后悼襄王继位。当时,赵奢、蔺相如已死,廉颇与乐乘均出走他国,李牧成为朝中重臣。赵悼襄王元年(前244年)赵国派李牧攻打燕国,拔武遂(今河北徐水县西)、方城(今河北固安县南)。此时,秦国迅速地兼并了魏国的大片土地,迫使魏国臣服之后,把主要兵力对向赵国。赵王迁三年(前233年)赵将扈辄为秦将桓齮(又称樊于期)所败,丧师十万。秦又自北路进攻赵的后方,形势危急,赶任命李牧为大将军,率兵南下反击秦军,在宜安(今河北蒿城县西南二十里)大破秦军,10万余秦军,全部被歼。桓齮仅率少量亲兵冲出重围,畏罪逃奔燕国。此战给秦国以沉重打击,李牧因功被封武安君。公元前232年,秦复攻赵番吾(今河北省平山县南),李牧出兵迎战,再次重创秦军,但赵国的军力损失也很大。当时韩、魏已听命于秦,随秦军攻赵,李牧为此又向南进军,抵御韩、魏的进攻。公元前229年,秦派王翦攻赵,赵以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不得进,就以重金贿赂赵王宠臣郭开,他在赵王面前散布李牧、司马尚想谋反,赵王中计,派赵葱和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从命,赵国暗中布置圈套捕获李牧并斩杀了他,撤换了司马尚。赵国临战而亲佞臣诛良将。三个月后,秦将王翦乘势急攻,大破赵军,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颜聚,赵国灭亡。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胡三省注《通鉴》时,将李牧的被害与赵国的灭亡联系在一起:“赵之所侍者李牧,而卒杀之,以速其亡。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贸》中说赵王迁“其母倡也”,“索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司马迁因赵王而迁怒其母,可见其何等义愤。【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汉族。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七绝龙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人号“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工行草书。《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张好好诗》,行草墨迹,杜牧太和八年(834)所书,此时年32岁。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真迹现藏故宫博物院。此篇书法作品气势连绵,墨笔酣畅,因是诗稿,所以更得朴实无华之美。卷首尾有宋、元、明、清人的题签、题跋印章。曾经宋直和分府、贾似道、明项子京张孝思、清梁清标、乾隆、嘉庆、宣统内府及张伯驹收藏。曾著录于《宣和书谱》、《容台集》、《平生壮观》、《大观录》等。杜牧由于以诗称著,故其书名为诗名所掩盖。此书刻入《秋碧堂法帖》。延光室、日本《昭和法帖大系》均有影印。杜牧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赵牧】〔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有俊才,负奇节。大中咸通间,(公元八四七至八七三年)累举进士不第。遂舍场屋,放浪人间以终。牧为诗效李长吉,颇涉狂怪,耸动当时。【陈 牧】?25),新莽末平林(今湖北随州东北)人。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与廖湛等在平林起兵,号“平林兵”,后合于绿林军。王莽政权被推翻后,刘玄封他为阴平王。后遭刘玄疑忌,被害。
佚名
2024-06-02 19:01:1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2 06:55:25

    古诗带名字的谁会

    beyond 光辉岁月钟声响起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彷佛带点唏嘘黑色剪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

  • 佚名
    2024-06-02 01:04:27

    古代名人谁的名字带文这个字

    这个太多了,不计其数,在这里我只列举一下姓文的名人。文震亨文震亨(1585年~1645年),字启美,系籍长洲(今江苏苏州)。文征明曾孙,文彭孙,文震孟之弟,文元...

  • 佚名
    2024-06-02 06:11:54

    古代的所有文学诗人的名字。

    李煜,初 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张志和,字子同,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称“烟波钓徒”,又号...

  • 佚名
    2024-06-02 18:18:43

    哪个古代人的名字里带有红字

      红尙朱   山西省阳曲人,明英宗正统年间官拜郧西县丞。  红军友   明末农民起义初期首领之一。崇祯五年(1632年)转战陕甘边区,声势甚大。后遭谋害。  ...

  • 佚名
    2024-06-02 08:26:51

    名字中带“嘉”字的古代名人有谁?

    申屠嘉(?—前155年),西汉时梁郡(今河南省商丘市)人。王嘉(?~前2年),西汉平陵人,字公仲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祈...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有名的古代诗人的字和号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岳珂(1183——1240后) 字肃之,号亦斋、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入。岳飞...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中国古代名人带天字的都谁

    文天祥,武则天,詹天佑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代诗人的名字有哪些?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又名渊明,号五柳先生;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陆游...

  • 佚名
    2024-06-02 08:00:00

    古代带强字的名人,名字里有强字的

    公孙强--齐国公族,,,,,古代带强字的名人很少 现代人 曾仕强 很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