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故事(故事内容,出自……里,名字。)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哩。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佚名
2024-06-07 18:59:53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8:51:49

    论语中的故事 我想问具体出自哪里?故事的名字

    这个不是出自论语,是出自《吕氏春秋》察微章,那个富人其实是端木次,就是子贡,孔子学生

  • 佚名
    2024-06-07 15:26:24

    求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各十个,是不要内容,只要名字。

    历史故事:退避三舍(重 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

  • 佚名
    2024-06-07 00:10:44

    关于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鞠躬尽瘁,暗渡陈仓,破釜沉舟,一鸣惊人,运筹帷幄,未雨绸缪,哀鸿遍野,暗箭难防,金口玉言,白驹过隙,居安思危,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 后来居上...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出自成语故事的谚语有哪些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释义]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语出] 《吕氏春秋·自知...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作法自毙成语故事

    多行不义必自毙”。以喻多作恶事者,必自速其亡,常用此语 近义词: 作茧自缚、作法自毙、自食其果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十分典型的兄弟相争的故事。 人们常用“亲如兄弟...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描写历史故事的成语

    历史故事的成语是指必须根据真实的历史得来的,如:一鸣惊人、完璧归赵、负荆请罪、风声鹤唳寓言故事的成语是指根据寓言故事总结出来的,如:刻舟求剑、邯郸学步、掩耳盗铃...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自历史故事的成语,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各4个

    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历史,负荆请罪,一鼓作气,毛遂自荐,草船借箭寓言,掩耳盗铃,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拔苗助长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宝莲灯》故事出自哪里?

    以前叫做劈山救母,早期版本里是没有宝莲灯这法器的,后来到了大概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戏剧往劈山救母的故事里添加了宝莲灯这样东西。还有早期的劈山救母的戏剧里二...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史记经典故事的内容简介

    《史记》不仅是一部史书,而且具有诗的意蕴和魅力,借鉴战国散文那种酣畅淋漓的风格,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源头活水。它的写作技巧、文章风格、语言特点,无不令后代散文家翕...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关于人与动物的成语故事把成语名字和故事内容都打出来

    [shǒu zhū dài tù]  守株待兔(成语)编辑相传在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过刚刚吃饱穿暖;一遇灾荒,可就要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