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杨堤景行的简介


在这里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着熏熏的德风拂揉着人的面颊。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 西湖杨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杨公堤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曲院风荷、**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著名景点,杨公堤 附近还有黄蔑楼、环湖碧舍、兰苑、景行古桥、赵公堤等23处历史文化景观也。
堤上六座石拱桥端庄秀丽.其中隐秀桥、景行桥可供游船通行。人在堤上走,从北到南方向,堤东有曲院风荷、郭庄、丁家山景区、红栎山庄、花港观鱼等景区;堤西有环碧湖舍,现为金庸茶馆,**港文化村酒旗招展,金溪山庄、杭州花圃、赵之谦纪念亭、盖叫天墓、茅家埠、于谦墓祠、三台阁、浴鹄湾。
小船水中行,自中山公园码头乘船经苏堤跨虹桥,穿行曲院水道到环璧桥,经过**港水面到赵公堤的毓秀桥,经茅家埠水面穿经隐秀桥,绕行丁家山刘庄进入景行桥,荡漾于乌龟潭和浴鹄湾,一路上穿行于各种桥洞,弯弯曲曲的大小水道,湖岸边芦苇摆荡,湖面上水鸟掠过,亭台楼阁频频映入眼帘,召唤着人们心头那份返璞归真的喜悦。
在杨公堤侧有很著名的郭庄,原主人拥有孔凤春香粉店“老”字号,喜养孔雀,后售与郭姓乃改名“汾阳别业”。刘庄系广东人刘学询1909年建成,此人豪**起家,亦以**倾家,现为西湖国宾馆。高庄,高氏杭州人以茶叶起家,别墅名为红栎山庄,此次重建后包给知味观经营,又称味庄。还有盖叫天墓、赵之谦纪念亭、金庸茶馆(环碧湖舍)。 “景行”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

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朱熹则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
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唯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形神兼备,既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杨公堤是为纪念杨孟瑛而命名的。 “杨公”指杨孟瑛,宇温甫,四川丰都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任杭州知州。元灭南宋后,人们把南宋的覆灭归罪与西湖,从此官府对西湖不但废而不治,且任豪门占湖为田。此风一直到明朝中期,当时西湖已处于泯灭的危境。1503年,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他不顾一切,力排众议,经朝廷批准后,于1508年2月2日开始疏浚西湖,“性知执法,心在利民”,语出杨孟瑛当年的《开湖告谕》。耗时152天。当时拆毁田亩3481亩,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补益苏堤,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条与苏堤相对,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堤上建六桥。后人为纪念杨孟瑛 ,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西湖始复唐宋之旧,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后人为纪念杨孟瑛 ,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 前世遗风后世承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南湖东南面,原有一个“三贤祠”。祠宇简朴,三间屋大小,青砖黑瓦,四周配有围墙。此处面对南湖,波光潋滟,汀鹭渚禽飞鸣上下。祠的西南方,又有群山簇拥,云雾飞涌,十分清静秀丽。因此,既是瞻仰“三贤”风采、追溯历史之处,又是游览胜景、赏心悦目之地。建祠以来,人来人往,香火旺盛。“三贤祠”内塑有三贤之像。这三贤是:东汉时余杭县县令陈浑、唐文宗时余杭县县令归珧、北宋徽宗时余杭县县令杨时。
【一贤】
古时余杭常闹水灾,山洪暴涨,溪水没过堤岸,致使大街小巷全泡在水里,茅舍田地被淹,百姓们的呼救声常常与风雨声浑成一片。
东汉熹平二年(173),余杭新来的县令陈浑,派人翻山越岭,勘察地势,下河淌水摸石,计算河床比降,终于掌握了常闹水灾的原因:一是南苕溪从东天目到余杭镇段,穿行于山地丘陵之间,河床比降大,滩多流急,流经区又多暴雨,洪峰也就势高量大,水位也就自然暴涨暴落;二是南苕溪出了余杭镇东,地势低平,流速顿减,每遇汛期,山洪凶猛,往往宣泄不及,当然也就泛滥为患了。于是陈浑想,要图代代平安,年年丰产,只有率领黎民百姓,在苕溪南边围筑大塘,蓄水分洪了。主意一定,第二天就贴出了告示。
陈浑的决定得到了百姓的响应。城里城外,山上山下,乡乡镇镇,家家户户,男男**,肩挑土筐畚箕,手拿锄头铁耙,带了干粮,前来围塘筑堤。民工队伍浩浩荡荡,竟有十万余人。大伙在他的指挥下,开凿石门,疏挖苕溪,迁城墙,造堰坝,掘土筑堤,终于在苕溪南边围成了南湖。那时的南湖分上、下两个湖。上南湖,离余杭镇5公里(今中泰乡境内),湖周长16公里。下南湖,紧邻余杭镇,湖周长17公里。两湖的东界为安乐山,南界为八角亭、白泥山,西界为洞霄宫,北界为石门塘,面积有900公顷。从此,每年汛期一到,洪水暴涨之时,石门涵即分泄洪水入南湖。当苕溪水位下降,南湖水位高于溪内水位时,所蓄之水随时还流苕溪。有南湖分泄洪水以后,“下游田禾既无淹没之灾,兼资灌溉之利”。后人十分感激陈浑,在南湖湖畔,建了一个陈明府祠。
【二贤】
由于南湖年久未修,到唐代,湖面淤塞,塘堤破损,洪灾又屡屡危害黎民百姓。宝历元年(825),刚刚到任不久的余杭县县令归珧,经过自己亲自勘察,率领数万民工,疏浚、治理上下南湖。他按照陈浑时的南湖旧迹重新加以修筑,并在余杭镇北5公里处开辟了北湖(今余杭镇洪洞、瓶窑镇北湖一带),围塘30公里,塘高3米余,底宽8米许,顶宽5米。北湖面积大大超过南湖。北湖建成后,中苕溪、北苕溪的洪水可以得到分泄。黎民百姓过上了平安的日子,但是归珧因辛劳过度而病逝任上。得知归珧“湖成而身殉”的消息后,百姓在南湖塘边,建起了归府君庙,以表示深深的怀念。  
【三贤】
到了宋代,权相蔡京把他母亲安葬在余杭,并听信风水先生的话,准备引水入湖,用满满的南湖水面,映衬墓地,以增添其母亲墓地的景色。消息传开,群情激愤,纷纷要求父母官出面干预,为民说话。三天后,蔡京带了人马来到余杭。余杭县令杨时一边拜见,一边大胆直言;蓄水添景,没有水灾还好,倘若下几天大雨,蓄水就不再添景,而是蓄水添灾了;不仅大人祖坟变成一片**,就连杭州城,也会受淹;到那时……杨时正要讲下去,随从指指湖堤,只见到处都是人。蔡京见此情况,只得摆摆手说:“退下退下”。这个“六贼之首”,只得就此罢休,怏怏回京去了。百姓十分感激杨时,他死后人们在南湖塘东南隅,建了一个龟山书院,作为纪念他的处所。
【三贤归一】
到明代时,原先的“陈明府祠”、“归府君庙”、“龟山书院”,早已荡然无存。成化二十二年(1446),余杭人,太子少保邹干等人决定在龟山书院旧址,重建纪念陈浑、归珧、杨时等余杭三贤的祠宇。当时称“惠泽祠”,后来余杭人干脆称它为“三贤祠”了。

佚名
2024-06-03 08:59:42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3 14:39:12

    杨公的人物简介

    杨公,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经考,杨公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始收徒讲学。杨公潜心二十余年,研究、发展、实践并...

  • 佚名
    2024-06-03 00:32:41

    求程门立雪的杨时的简介

    杨时(1053——1135),熙宁进士,字中立,号龟山先生,世居南剑州将乐县北龟山。生于宋仁宗皇佑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卒于宋高宗绍兴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葬于将乐水...

  • 佚名
    2024-06-03 13:17:25

    三僚风水文化景区的景区简介

    1.2008年6月,三僚风水文化正式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三僚风水文化景区分别荣获了“2006江西乡村游十大旅游景点”、“**农业旅游示范点...

  • 佚名
    2024-06-03 05:03:07

    杨开慧生平简介

    杨开慧(1901—1930),号霞,字云锦,湖南长沙板仓人(现长沙县开慧镇),杨昌济之女。1920年冬,杨开慧和**结婚,1922年初加入****党,成为**的...

  • 佚名
    2024-06-03 12:22:25

    陶弘景简介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名将杨振宇简介

    是杨靖宇。杨靖宇(1905年2月26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马尚德,字骥生,河南省确山县人,****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家、军事家、著名**民族英雄...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杨晖 简介

    南北朝数学家 以 杨晖三角 流传于世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杭州杨堤景行的故事

    大德天下山仰止扬公:杨孟瑛,字温甫,四川酆都人,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弘治十六年(1503)出知杭州。其时,西湖葑塞已久,湖西一带几成平陆,杨孟瑛力主...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杨凝式的人物简介

    杨凝式,字景度,号虚白,华阴人。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周世宗显德元年,年八十二岁。(旧五代史作八十五岁;历代名人年谱作卒于显德二年,年八十三岁。此从补疑年录...

  • 佚名
    2024-06-03 08:00:00

    杨晖的简介

    杨 晖(男)汉族 1956年正月生。 幼名云中,笔名寿石,室名云鹤轩。工艺美术师职称,曾历任**恒利制毯公司总工艺美术师职务。图案设计曾两次获日本普丽伟尔株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