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海会寺的历史沿革

《舆地纪胜》卷四十六载:“白云山在太湖县东三十里,有海会寺,其寺至今存焉。”宋代诗人王之道(宜和六年进士,有《相山集》传世)有《游白云山诲会寺》纪胜: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初疑翠黛扫,颇类清玉琢。飞泉何处来?其势白天落。舂撞吼雷霆,激射纷雪雹。田家承下流,伐石竞耕凿。摇风麦初齐,泛水秋尚弱。恍若桃花源,误入不容却。况有古道场,碧瓦红丹扩。楼台锁烟霞,松杉聚猿鹤。我柬孟夏初,征衫汗如灌。消除**恼,澡洗尘土浊。山神似相留,入夜雨还作。明朝出山去,欲去更盘薄。何当赋归来,寄傲酬素约。
宋仁宗天圣十年(1032),太湖知县李淳曾撰《太湖县白云山海会寺建经藏记》。(见宋张昊《云谷杂记》)所谓经藏,是藏经阁、藏经楼等专门收藏佛教典籍的处所,也就是皖西南的佛教典籍研究中心,足见海会寺在宋代影响之大。
此后不久,一代高僧、禅宗二十一世白云守端禅师(即白云祖师),在海会寺弘扬佛法。
白云守端(1025—1072),系禅宗临济宗八世杨岐方会的法嗣。庆历六年(1046)杨岐方会以临济正脉付守端,守端遂为临济宗九世,守端在海会寺遂将临济正脉付予法演。临济宗的杨岐派在宋、元两代传人日本。在日本镰仓时代禅宗二十四派中,有二十派皆出于杨岐的法系,所以在日本佛教禅宗各派中,杨岐方会、白云守端及其法嗣法演都是很有声名和影响的。近些年日本的教授、学者、禅宗信徒三次来海会寺礼佛、考察、观光,即因缘于此。
守端卒于熙宁五年,有诗呈杨岐方会:我有名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五灯会元》)
守端法嗣、禅宗二十二世、五祖法演至海会寺有诗呈守端:山前一片闲田地,又手叮咛问祖翁。几度卖来还自买,为怜松竹引清风。
守端有楹联一则:掀翻海岳求知己;拔乱乾坤见太平。(《五灯会元》)联意涵盖时空,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宋著名诗人郭祥正(功甫)于熙宁初年来海会寺参谒守端并赠诗。(诗见郭祥正《青山集》) 明哲学家罗汝芳任太湖知县时有《游海会寺》诗:山人放鹤去,鹤得山人心。为觅篷壶底,年来水浅深。
据寺内《永明灯碑》记载:“自唐宋以后灯传不绝,昔日殿角轩昂,神灵赫濯。”海会寺面临玉带河,背靠凤凰峰,右有响水崖,清泉飞瀑,盘旋湍急,喷珠溅玉。其他境幽景奇,自古有狮象交吻、东山古境、西日晚霞、石狮啸吼、孤塔云霄、仙泉飞练、赂岩瀑布、仙人捧杯、玉带拱桥、仙人打坐等十景。佛殿周围峰崎径曲,云绕溪环,百妍干态,真乃灵秀一在成,堪称佛家胜地。清朝慈禧太后赠额“真如自在”。传说建寺之初,曾有四位祖师先后驾至,白云守端祖师来时,一朵白云飘然而至;梅仙祖师临时花开洒落,五彩缤纷;灵济祖师来时有青鸟盘旋;杨公祖师拜灵济为师而后成半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寺内最盛期有和尚三千,道士八百。最早时山门是距佛殿五里之遥的太子山,僧人每晚关山门时不得不骑马来往,因而又有“骑马关山门”之说。历代以来,或由官府,或由名士,捐款修建,增殿设廊。
根据史志记载,海会寺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曾重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太湖知县吴锡峰到寺观光,见寺宇破旧,会同当地绅士张延谒等修葺。咸丰九年(1859年),太湖官兵为了躲避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的追击,凭寺抵抗,致使海会寺毁于战火,损失严重,仅存前殿三楹。同治四年(1865年)监生马平声等倡捐,重建祖师殿。到光绪四年(1878年),寺内方丈最安法师又倡邀修缮,增建廊房,渐复旧观。1960年,太湖县**曾拔款一万五千元修缮该寺。“**”中,佛像全部被毁。1973年,中佛殿被拆。1982年11月。海会寺被县**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安徽省**定为省级重点寺庙。1984年8月省**拔专款二万元维修了上、下佛殿。同年9月,**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该寺题写了寺名。

佚名
2024-06-09 12:58:55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9 21:38:33

    鱼翅的历史沿革

    古人称鲨鱼为鲛鱼、鱼昔 ,亦 写 作 沙鱼,另有海狼、吞船、吞山之别号。但人们最早加工出的鲨鱼制品则是鱼皮和鱼唇。宋朝时,鲨鱼皮和鲨鱼唇都曾名噪食界。杨彦龄《杨...

  • 佚名
    2024-06-09 08:44:35

    兴国县的历史沿革

    建县始于三国。236年(吴嘉禾五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属扬州庐陵南部都尉。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改平阳县为平固县。282年(太康三年),罢南部都尉置南康...

  • 佚名
    2024-06-09 07:57:53

    郑州铁路局的历史沿革

    1949年3月11日,郑州铁路管理局在河南省郑州市成立,就是现在的郑州铁路局的前身。1983年,铁道部将武汉铁路局与西安铁路局以整体编制并入郑州铁路局。2005...

  • 佚名
    2024-06-09 05:30:07

    漳平市第三中学的历史沿革

    1998年9月1日,经龙岩市**批准,新创办的漳平第三中学开学招生。后与菁城中学、铁路中学合并成为一所完全中学。2011年又与漳平三中、和平中学合并。初中部位于...

  • 佚名
    2024-06-09 18:51: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历史沿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随着我国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原西北农业大学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杨陵的创办,这所高校的图书馆也开...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历史沿革

    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教的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浙江西湖的历史沿革

    西湖图出自《咸淳临安志》清同治六年补刊西湖最早称武林水。《汉书·地理志》:“钱唐,西部都尉治。武林山,武林水所出,东入海,行八百三十里。[1]后又有钱水、钱唐湖...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吉安县的历史沿革

    吉安县古称庐陵县。《水经注》说它是因泸水而得名。夏、商时代(约前21世纪~前1046),地域处扬州西境。周朝(前1046~前221)地属吴、越、楚。秦始皇二十六...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兴国县的历史沿革

    建县始于三国。236年(吴嘉禾五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属扬州庐陵南部都尉。280年(西晋太康元年),改平阳县为平固县。282年(太康三年),罢南部都尉置南康...

  • 佚名
    2024-06-09 08:00:00

    西湖区的历史沿革

    汉代,西湖区属豫章郡古太湖。唐贞元十五年(799年),洪恩桥(今羊子巷186号附近)的架设将东太湖分隔成东西两部分,洪恩桥以西谓之西湖,西湖区由此而得名。西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