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新店镇的建制沿革

新店镇春秋战国时为越地。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地属闽中郡。
汉建安初闽地设五县,属候官县。
三国时期及晋武帝平定孙吴后,均属东安县。
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析东安县置同安县,后又省入晋安县。
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晋安郡改为晋平郡,梁天监年中(公元503-519年)又分晋平郡,置南安郡,新店均属其辖。
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析南安县西南四乡置大同场。
五代后唐长兴四年(公元993年)升大同场为同安县,属同安县的绥德乡。
一千多年来,新店镇行政建制历经多次变更,宋至民国前期,大部属翔风里13、14都,小部(10个行政村)属民安里10都。
清乾隆四十年(1755年),划归马巷厅管辖。
民国元年(1901年)仍属同安县,
民国二十三年(1924年)同安县实行保甲制度,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属于同安县第二区第十五办事处,联保取名“仁风”,设有17个保。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同安县仁风乡、振南乡。
解放初属于同安县第五、第六区。
1952年7月改属于第十区。
1955年8月属于洪钟区,
1956年6月属于马巷区。
1958年3月撤区,新店分设为新岩、盐山、前线3乡。1958年10月,为东风公社。
1959年建新店公社,
1960年4月,属马巷公社。
1961年10月为新店区和县属渔业公社,
1964年4月为新店公社和东坑公社。
1969年1月,撤消东坑公社,垵山、湖头等8个大队划归新店公社。
1971年3月,南安石井公社的莲河、霞浯2个大队划归新店公社。
1984年9月,撤社建新店乡。
1987年10月,撤乡建新店镇至今。
1997年05月01日,同安撤县设区,属于同安区。
2003年10月设立翔安区,划归翔安区管辖。

佚名
2024-06-06 21:06:07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01:03:52

    太平店镇的建制沿革

    太平店历史悠久,文化渊源,据考证,自秦朝以来,穿越两千年岁月沧桑,见证了历朝历代兴衰存亡。过去这里人称“青泥湾”,公元1368年,元未农民起义军领袖刘福通率部路...

  • 佚名
    2024-06-06 20:40:56

    梅城镇的历史沿革

    梅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自周王朝封皖国以来,历代郡、州、府、县治多设在这里,梅城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因梅城曾是古皖国的都城,安徽省简称“皖”源于此。这里民风...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台怀镇的历史沿革

    台怀镇地处由五台山五大高峰东台、西台、南台、北台和中台形成的怀抱之中,故名“台怀”。在五台山,一人们把台怀地区(即现在的台怀乡)称为“台内”,其他。地区则称“台...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大兴镇的历史沿革

    大兴镇,原名“依布气屯”。清初蒙古族牧民“依布”于此开荒立屯,故名。1927年洮昂铁路通车,在依布气南建大兴火车站,不久屯落与火车站连接到一起,便以“大兴”为名...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吴郡的建置沿革

    吴郡是孙吴都城之一。 建安初,孙策平定江东后领有该郡。郡治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领吴、海盐、乌程、余杭、毗陵、丹徒、曲阿、由拳、钱唐、富春、阳羡、无锡、娄、...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钟管镇的建置沿革

    钟管,康熙《德清县志》作“钟官”,意为铸钱的官。据历史记载,从前钟管有铸钱的场所,也有铸钱的官,钟管(官)之名出此。民国初,钟管为松山乡,后为钟管、审溪、永凝、...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宁波的历史沿革

    早在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公元前2000多年的夏代,宁波的名称为“鄞”,春秋时为越国境地,秦时属会稽郡的鄞(县治为今奉化市西...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棠樾牌坊群的建设沿革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慈孝里坊,牌坊龙凤板上“御制”二字,意味着该坊乃皇帝从国库里拿出银子建造。明弘治年、清乾隆、同治、光绪年间多次整修。明嘉靖(15...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马驹桥镇的建制沿革

    通州区辖镇。1958年属通州区,同年设马驹桥公社,1983年置马驹桥乡,1990年建镇。位于京东南的凉水河畔,区境西部,距区府18.5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华山的历史沿革

    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公元前3世纪就有“华山”之名。《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