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明史 顾宪成传 全文翻译

翻译: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 1576 )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万历八年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

万历十五年( 1587 ) 考核京城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管考核事宜。工部尚书何起鸣被排在拾遗之列,辛自修因不对执政大臣之意获罪。给事中陈与郊秉承旨意,主张把何起鸣、辛自修一同论罪,实际上是攻击辛自修而庇护何起鸣。

于是二人都被罢官,并责备检举何起鸣的四位御史。顾宪成为他们抱不平,上疏申辩,词语中有触怒当权者的地方,被圣旨责备,贬为桂阳州判官。

万历二十一年(1593) ,进行京官考核。考功郎中赵南星将与执政有私交的人全部罢黜了,这件事实际上是顾宪成主持的。等到赵南星被斥退,顾宪成上奏请求一同罢官,没有得到准许。不久升为文选郎中,他推举的人与执政的都有抵触。

先前,吏部缺尚书,王锡爵想用罗万化,顾宪成认为不可以,于是就用了陈有年。后来廷臣推举阁臣,推荐罗万化没有被同意。王锡爵等很愤怒,罗万化才获得推举,正好皇帝又否决了这件事。到这时,王锡爵将辞去政务,朝廷大臣推举替代他的人。

顾宪成推举前大学士王家屏,违背了皇上的旨意,被削籍遣送回家。顾宪成被除名后,名声更加高,朝廷内外推荐他的上疏有上百份,皇上都不回答。到万历三十六年( 1608 ),才起用为南京光禄少卿,顾宪成尽力辞谢不就位。万历四十年死于家乡。

顾宪成天性不凡,聪明过人,幼年就有志于圣学。被削籍在家后,更加集中精力深入研究,力主驳斥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的学说。无锡旧有东林书院,是宋代杨时讲学论道的地方,顾宪成与其弟顾允成倡导修复它,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建。

落成后,顾宪成带领志同道合的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在其中讲学,求学的人称他为泾阳先生。当时,抱有远大志向而又不合时宜、无法施展才华的士大夫,大多退处于山野林下,听到顾宪成办书院的消息后,纷纷响应前来归附,以致学舍容纳不下。

他在讲学之余,常常议论朝政,品评人物。朝中官员仰慕他的风范,多和他遥相呼应。由此东林党人名声大噪,而忌恨他们的人也多。等到淮南巡抚李三才被弹劾,顾宪成写信给叶向高、孙丕扬为他恢复名誉。

御史吴亮将它刻在邸抄中,攻击李三才的人大哗。而那时于玉立、黄正宾等人依附其间,颇有轻浮好事的名声。徐兆魁之徒于是以此为攻击东林党的口实,徐兆魁在奏疏上攻击顾宪成,肆意诋毁。

声称浒墅有条小河,东林党占用其税收作为书院的费用。关使到,东林就以文书招请,假使关使没有应邀前往,也必定给予丰厚的报酬,讲学所至,仆人随从如云,县令用学馆中粮食供应,没有二百金办不到,聚会时必定谈论时事,郡邑做事偶然与他们意见不同,必令郡邑改正;

还有接受黄正宾贿赂,这些话没有丝毫根据。光禄丞吴炯上奏为顾宪成一一辩白,他说:“顾宪成送信救李三才,是有些出格,我曾经责怪他,顾宪成也后悔。

现在顾宪成被诬告,天下将因此作为讲学的惩戒,闭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耗减,不是小事情啊!” 奏疏上后,皇上不予回答。嗣后攻击顾宪成的人没有断绝,等到他死后,还有人攻击。

原文: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

十五年,大计京朝官,都御史辛自修掌计事。工部尚书何起鸣在拾遗中,自修坐是失执政意。给事中陈与郊承风旨并论起鸣、自修,实以攻自修而庇起鸣。于是二人并罢,并责御史纠起鸣者四人。宪成不平,上疏语侵执政,被旨切责,谪桂阳州判官。

二十一年京察。考功郎中赵南星尽黜执政私人,宪成实左右之。及南星被斥,宪成疏请同罢,不报。寻迁文选郎中,所推举率与执政牴牾。先是,吏部缺尚书,锡爵欲用罗万化,宪成不可,乃用陈有年。

后廷推阁臣,万化复不与。锡爵等皆恚,万化乃获推,会帝报罢而止。及是,锡爵将谢政,廷推代者。宪成举故大学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归。宪成既废,名益高,中外推荐百十疏,帝悉不报。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禄少卿,力辞不就。四十年,卒于家。

宪成姿性绝人,幼即有志圣学。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力辟王守仁“无善无恶心之体”之说。邑故有东林书院,宋杨时讲道处也,宪成与弟允成倡修之,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与无锡知县林宰为之营构。

落成,偕同志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辈讲学其中,学者称泾阳先生。当是时,士大夫抱道忤时者,率退处林野,闻风响附,学舍至不能容。其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风者,多遥相应和。由是东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

既而淮抚李三才被论,宪成贻书叶向高、孙丕扬为延誉。御史吴亮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哗。而其时于玉立、黄正宾辈附丽其间,颇有轻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东林为口实。兆魁腾疏攻宪成,恣意诬诋。

谓浒墅有小河,东林专其税为书院费;关使至,东林辄以书招之,即不赴,亦必致厚馈;讲学所至,仆从如云,县令馆谷供亿,非二百金不办;会时必谈时政,郡邑行事偶相左,必令改图;及受黄正宾贿,其言绝无左验。

光禄丞吴炯上言为一致辨,因言:“宪成贻书救三才,诚为出位,臣尝咎之,宪成亦自悔。今宪成被诬,天下将以讲学为戒,绝口不谈孔、孟之道,国家正气从此而损,非细事也。”疏入,不报。嗣后攻击者不绝,比宪成殁,攻者犹未止。         

此文出自清朝·张廷玉《明史·顾宪成传》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清兵入关后,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癸亥(十一日),御史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注:赵继鼎奏请纂修《明史》的记载,见于《清世祖实录》卷15,何冠彪《顺治朝〈明史〉编纂考》一文首揭此事。但清廷何时决议纂修,尚无确切史料证实。

清代官书中亦不见有关纂修《明史》的诏令,《清世祖实录》中仅见几位总裁于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癸未的上奏,其中言,“臣等钦奉圣谕,总裁《明史》”,并提出副总裁及纂修人员名单。

这种“钦奉圣谕”,很可能仅是早朝时的口头指示而已。以往论著称顺治二年五月“诏修《明史》”,表述确实有所不当,准确言之为:顺治二年五月,清廷组成《明史》的纂修人员。)得到了清朝廷的认可。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4月30日),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朝杰出政治家,大学士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入值南书房,进入权力中枢。

康熙朝,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帝即位后,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完善了军机处制度。乾隆帝即位后,君臣渐生嫌疑,晚景凄凉,致仕归家。

乾隆二十年(1755年),卒于家中,年八十四,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张廷玉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

佚名
2024-06-07 14:39:26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7 10:28:19

    《明史杨士奇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己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叔英复以史才荐。遂召入翰林,充编纂官。 士奇奉职甚谨,私居不言公事,...

  • 佚名
    2024-06-07 02:45:50

    顾宪成传 阅读答案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八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病,朝士群为之祷,宪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宪成手削去之。居正卒,改吏部主事。请...

  • 佚名
    2024-06-07 19:27:43

    求翻译 。明史·列传·第十七·廖永忠

    廖永忠安徽巢湖人,是楚国公廖永安的弟弟。跟随哥哥廖永安在巢湖迎接太祖朱元璋,年纪是其中最小的一个。太祖问:你也想大富大贵吗?永忠回答:得以侍奉英明的君主,扫除作...

  • 佚名
    2024-06-07 02:10:24

    左传·定公四年 全文翻译

    经四年春季,周历正月二日,陈侯吴去世。三月,定公和刘子、晋侯、宋公、蔡侯、卫侯、陈子、郑伯、许男、曹伯、莒子、邾子、顿子、胡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国的...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明史 列传第七十二 译文

    明太祖定元都,大将军收图籍致之南京,复诏求四方遗书,设秘书监丞,寻 改翰林典籍以掌之。永乐四年,帝御便殿阅书史,问文渊阁藏书。解缙对以尚多 阙略。帝曰:“土庶家...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明史列传第一百刘显传全文翻译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过人。青年时家里贫穷,靠为人做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食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明史陈新甲传翻译

    翻译成白话文?太长了 格子都不够写 。去网页上一搜就有了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明史《刘显传》全文怎么翻译?

    刘显,南昌人,天生身材魁梧、膂力绝伦,青年时家贫,为人佣工为生,赶上了荒年,因吃量过大,经受不了饥饿煎熬,便有了轻生的念头。他来到一座荒祠里上吊,不想一连吊了两...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顾宪成,字叔时,无锡人。万历四年,举乡试第一。……祸中于国,迄明亡而后已。就这个顾宪成传翻译全部

    顾宪成, 字叔时, 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 1576 ) 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八年中进士, 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 朝臣群起为他祈祷, 顾宪成不干。同...

  • 佚名
    2024-06-07 08:00:00

    明史翻译

    1.治理愚昧无知的百姓犯法这种案件,就像吃饭一样。越是想办法防范它发生,违反的人就会越多。2.靖公不但忠诚而且有智有谋略,擅长整理繁重的事务,治理犯罪案件时,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