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求《孟子》和《论语》中的典故

晕,我记得有个典故是孔子误会颜回偷吃米的,寓意也是眼见未必为实
帮你找找哈

有两个出处:

一则出自《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原文如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另一则出自《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原文如下: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斋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然后是译文:

第一则的大意是:“孔子被困陈、蔡之间,一共七天都没有进食。估计实在是累坏了,也顾不得礼仪,在白天都躺着休息,以保存体力。后来颜回想办法讨到了一些米,就拿回来煮饭。快要熟的时候,恐怕是饭香吸引了孔子,反正正好孔子路过,远远看见颜回从锅子里抓了一点饭出来自己吃掉了。等到颜回拿着饭请孔子吃饭的时候,孔子假装不知道,起身说:‘我梦到祖先了,应该那这些清洁的食物先祭祀他们。’颜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到锅子里了,我抓了出来,扔掉总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孔子听到后反省道:‘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道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那么凭借内心来做一个衡量吧,到头来也不可靠。看来要看懂一个人真不容易啊!’”

第二则开头也是交代孔子被困陈蔡,七日不食的窘境。随后关于饭食的来源却是子贡和当地人物物交换得来的。而后做饭的依然是颜回,而且还加了一个子路。接下来明白交代有灰尘掉到饭里,颜回抓出来吃掉了。但看到这个动作的不是孔子而是子贡。子贡看到后就很不平,跑到孔子那里说:“如果一个人变节了,还能算得上仁义和廉洁吗?”孔子说:“当然不算!”子贡就说了颜回偷吃饭的事。结果孔子说:“我一直相信颜回是仁者。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会怀疑他,恐怕是另有隐情吧。你先别说了,我会问他的。”接下来,孔子考问颜回的情节与之前的故事也一样。听完颜回的陈述后,孔子说:“是啊,要是我也会吃的。”颜回出去后,孔子对周围的人说:“我这样信任颜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周围的人都信服了。

不知道亲说得是不是这个?
佚名
2024-06-06 12:40:5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
  • 佚名
    2024-06-06 17:55:55

    论语或者典故起名,求助

    王鉴洛 或 王鉴泺《论语》:“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古语的谏,一般指忧国忧民的臣子对君王的规劝、建议,在今天难得应用,但唐太宗李世民所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冠...

  • 佚名
    2024-06-06 22:28:03

    论语有哪些典故名称

    《论语》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同其弟子及相关人士的思想和言行,基本上没有引经据典。但是,《论语》本身成为了传世经典,其很多内容倒是成了典故,比较著名的有,“温故而...

  • 佚名
    2024-06-06 09:04:44

    求一个论语里的典故

    魏国国君安釐王问孔斌谁是天下高士,孔斌说:“世上没有这种人。如果说可以有次一等的,那么这个人就是鲁仲连了。”安釐王说:“鲁仲连是强迫自己这样做的,而不是本性的自...

  • 佚名
    2024-06-06 02:43:01

    你需要知道的《论语》中的50个成语典故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拼音]yǒu jiào wú lèi[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例句]他的教学有一个突出...

  • 佚名
    2024-06-06 07:33:06

    《论语》中的这115个成语典故,你听过,但未必了

    一知半解 [ yī zhī bàn jiě ] 生词本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yī zhī bàn jiě ]形容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深不透。宋严羽《沧浪诗话...

  • 佚名
    2024-06-06 19:08:32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的作者分别是谁?

    《大学》曾子、《中庸》孔及、《论语》孔子的弟子们、《孟子》孟子记得采纳啊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中道德篇名句有哪些??

    中庸全篇都是道德,中庸就是最高的道德。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有关蛇的成语和典故

    1、龙蛇混杂【拼音】: lóng shé hùn zá【解释】: 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出处】: 《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皂帛难分,龙蛇混杂。”宋·释...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谁能讲讲梁鸿和孟光的典故?

    梁鸿,字伯鸾,扶风牗今陕西凤翔一带牍平陵人,父早死,家境贫穷,曾入太学学习,博览群书。   梁鸿因家贫好学,重于操守,知名四方。   当时许多人家都央人说媒,愿...

  • 佚名
    2024-06-06 08:00:00

    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有用不

    起码高中的时候论语大学中庸这些经常出现在语文考试的试卷中,高考试卷也常有涉及,所以且不论背了能学到多少,但是可以保证你在考试时不丢掉相应的分数。至于到了大学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