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精彩纷呈。姓氏在前名字在后,有姓才会有名,岂可有名而无姓乎?说起姓名,古人曾云:"姓以正身也,名以标德也。简言之姓是身分象征符号。是与生俱来唯一证明自己的一张名片,身份证。名则是寄寓多种内涵的印记标志,品牌,人生的时刻表、里程碑。古往今来起名大多对当事人寄于平安吉祥,人生旅途一帆风顺,品德人格优秀高雅,功名利禄锦绣前程。多寄于美好祝愿和厚望。其实中国姓名文化内涵中包括了姓、名、字、号等四种内容,乍一看好象各执一词,其实实用价值有一个共性,都可以有同样的功能,证明的是同一个人,比如李白,姓李、名白、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贺其别号为"谪仙。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的称谓能代表李白个人的身份。大家都晓得,咱们中国人为何自称为"炎黄"子孙呢?原因就在于姓氏的起源方面。当然不难想象,在原始社会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不可能有姓氏存在,直到母系氏族出现后,相继出现了许多部落为了便于区分可能才出现姓氏文化。不妨分析一下这个姓字,《说文》中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很明显,姓字柝开为女、生,为女子所生,生亦从声。女人为母,母可生子,子继母姓。这母系氏族不谋而合,在这里不得不佩服古人创造汉字的高超智慧啊!这些带有神奇色彩的中华汉字真是世界之奇葩,令人敬而生畏,叹为观止。所以在上古时代八大姓氏中全都带有女字。请看八大姓氏:姬、姜、姒、嬴、妘、妫、姚、姞。姓氏是标志家族血缘的一个重要符号。古人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姓为正统,氏为分支。后来将姓氏合二为一,以姓为尊。相传黄帝长居于姬水,故以姬为姓。而神农氏炎帝出生在姜水这个地方,也以姜地名为姓。而以姬、姜而姓繁衍出来的数百种姓氏,孕育了全国大部分人,因而才以"炎黄子孙"自居,是有据可考的。古人取名相当讲究,一般分两个时间段来取名。①刚初生三月龄时取名,因孩子吃母乳之故,称为乳名或小名。因为中国人传统唯心观念的束缚,认为给孩子起一个溅一点的小名好养活、可一长**。相反如果起的名字大过高大上,反而难养、容易生疾病、伤到自身、甚至夭折养不大。所以取得名字让你笑得"杜紫藤。比如汉武大帝刘彻,小名为彘。不必解释了吧,堂堂大汉天子是个蠢猪。而就在当下我们老家在我们前背和同背人取小名时,就取得不堪入耳,令人瞠目结舌,啼笑皆非。有一家姓闫的生了五个儿子,名字分别以一二三四五为头后加一个"猪娃子。还有一个姓左的人家生了个儿子,因为有一次拉屎,为了方便让狗来"打扫卫生",谁知狗吃完地上的后,发现小孩屁股上还正往下流,于是就去㖭,可不小心咬上了小孩"皇太子",旁边有个好事者说这娃反正没取名字,就叫"狗骟(shαn读四声)子"算了。还有一个与我最要好的同村同姓青年,还是我给起的大名,非常漂亮,叫刘兴华。可他父母给起的小名多有趣,名叫"讨口子。这是老家方言,就是乞丐的"委婉"叫法,太逗了。总的来说古人取名多数是一个单名,字则由两字组成,名和字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诠释、相互制衡,密不可分的化二合一统一体。名是因,字为果。名是内涵,字作外延。名若不明,字来作解。名如太过,字则泄之。名正身,字显德。号则是来源于两个出处。一个是本人自称自号,另一个是他人给于自己身份地位,品格道德,以及对社会贡献、影响力等给予恰如其分的称号。现举例说明一下。比如: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世人评价赋予雅号"文圣"之桂冠。二、关公,名羽、字云长。后世送其"武圣"之殊荣。三、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雅号"广成子。四、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世称"五柳先生。五、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六、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七、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八、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九、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十、纪昀、一字春帆、又字晓岚、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
佚名
2024-05-30 18:02:2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