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为什么明朝皇子们的名字,和化学元素周期表重合率那么高?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前面很多答主也从各个方面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回答,不过很多都提及到了族谱这一文献,主要的说法如徐寿在翻译时参考了明皇族朱氏的家谱,故兹就家谱而论,仅谈及个人的一些看法。中国人起名(当然不限于名,也包含字等)的规范化很早就开始,同一家族同一辈都带有相同的字或者相同的偏旁,如魏晋著名的司马防八子“司马八达”,都有一个“达”字,至宋代,赵匡胤兄弟五人俱从“光”字辈,字派始正式出现,其后匡胤、光义、光美三支后裔又分别订立字派。至明代朱元璋,26子俱从“木”字派,并为每一子分别订立20字字派(其中二子早丧,实际24子)。明中后期,宗族始在民间大规模出现,开始兴建祠堂、修纂族谱,字派也被延续。而朱元璋规定子孙起名极为严格,名字都由两个字构成,第一个字是各支系字派,第二个字必须以“木火土金水”其中之一为偏旁,依次循环(如朱棣,“棣”从“木”;其子朱高炽,“高”为燕王系字派,“炽”从“火”;四代朱瞻基,“基”从“土”;五代朱祁镇,“镇”从“金”;六代朱见深,从“水”;七代朱佑樘,又从“木”;其后无限循环),取五行相生相生之意,寓意大明王朝的生生不息。朱元璋24子,除郢王、湘王、潭王无子,朱标后裔未知外,还有二十子。首先从整体数量来说,明朝宗室之盛是人所共知,至万历三十年,明朝宗室在籍者已有十三万之多。再者从“金”字主要是第五代和第十代,仅一王一子,至第五代也传了二十人,但实际上远远不及此,仅帝系,朱瞻基有两子朱祁镇、朱祁钰,朱瞻基亦兄弟十人,五位无子,另有四人藩王,再如庆成王有百子,传至第十代,一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图片参考答主:品读武器装备,侵权请删)
所以,藩王数量众多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不是加“金”,而是加“木火土金水”中的任意一个,都是会大量和朱氏宗室名字重合。再者,说徐寿翻译时参考了朱氏族谱,这点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观其中的藩王名字,囊括了秦王、楚王、辽王、沈王、晋王、代王、庆王、周王、唐王、韩王、伊王、燕王(帝系)十二个藩王,想找到这么多的藩王家谱真的特别困难。
佚名
2024-05-31 11:39:31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