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网名大全

川菜中的特色凉菜夫妻肺片的名字由何而来?

说到成都的肺片渊源,夫妻肺片却不是成都‘肺片’之始创者,追根溯源,夫妻肺片仅是老成都肺片的一个杰出后裔。有心人倘若查下肺片渊源,不出‘三代’就会发现,成都肺片的老祖宗源于‘湖广填四川’之移民饮食文化,出自于皇城坝清真牛肉一款地道的凉拌牛杂,回民小吃。始于1920年代的这一街边小吃,起初多集中于皇城坝附近的三座桥头售卖。长板凳一条摆于桥头路边,一头放一土瓦盆,一头坐着售卖小贩,盆边则插满了筷子,红油肺片的辣麻鲜香很远就能闻到,路人实难抵御其诱惑,吃情食欲则闻香而动。这种肺片手掌般大,薄而透明,说为“肺片”,其实是胶质状薄薄的牛头皮。吃到口里辣麻鲜香、风味浓厚,软糯脆爽,很有嚼头,尤其是吃后那“辣乎儿辣乎儿又辣乎儿,嘴上辣个红圈圈儿”的感受很是舒爽过瘾。加之以片记账,十分便宜,因而大受那些贫民百姓、穷学生的喜爱,人们称之为“盆盆肺片”。到1930年代中期和40年代初,在成都皇城坝一带的大街小巷,人们常看到一对夫妻沿街叫卖“肺片”。男的端着一大瓦盆,女的则招呼买主,直到卖完方才一道回家。如此,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夫行妻随、妻吆夫合差不多整10年。这就是后来被世人称为“夫妻肺片”的主人公郭朝华、张田正夫妇。1946年,郭朝华、张田正夫妻俩搬到离皇城更近的金河街居住。这一带有两所中学,两所小学,人流量很大。尤其每到中午、下午,学生放学时,那麻辣鲜香、红艳亮丽的“牛杂肺片”,诱惑得不少学生围着摊子转,有零花钱的学生自然是吃了一片又一片,没钱的学生也宁愿闻香味、吞口水。娃儿们见夫妻俩人好、态度谦和、肺片好吃,于是一放学,学生们冲出校门就喊:“吃夫妻肺片啰!后来更有调皮捣蛋的学生撕下两张作业本纸,歪歪斜斜地写下“夫妻肺片”四个字,悄悄贴在他俩的背上。郭朝华、张田正发觉后也就笑笑把字条扯了。可生意一忙乎不留意又被贴上,夫妻俩无可奈何也就听之任之。有老卖主也说:娃儿们喊“夫妻肺片”,你们干脆就认了,反正是真夫妻不是假夫妻,有啥不好意思的嘛?于是郭朝华、张田正干脆用一大红纸写上“夫妻肺片”贴在摊子前。这一具有独特情趣和好奇感的名字便很快在市面上口口相传。后来的烹饪学者与美食家们也没想到,一个响亮的美食品牌就是这样生动地,由民间小娃儿们无意喊成。夫妻肺片等于恩爱夫妻加美味肺片,这不仅是一道绝妙的品牌之名,也给世人留下了许多美好地遐想。当然也绝非后来有“Y英语”所翻译之“丈夫和妻子之肺片”那般恐怖的想像。然而,夫妻肺片这款凉拌美肴看似简单,但通常一般的厨师和家庭难以做得出来的。一是选料清洗很繁杂,二是片切很讲究刀工,三是肺片的调味不加酱油和盐,全靠煮牛杂的特制白卤水和红油海椒、花椒面来调味增香,尤其是煮牛杂的白卤水,堪为秘制。故而在成都以外很难吃到正宗夫妻肺片。成都餐馆酒楼里大都有这款名菜,但风味口感相去甚远。满意请关注,你来我往,精彩爆料 有你好看的哈!中国川菜文化人《百年川菜传奇》《路边的川菜史》
《辣麻诱惑三百年》作者 本篇图文原创 向东
2017.12.17.成都
佚名
2024-06-04 23:21:04
最佳回答
类似问题(10)